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成语故事 > 列表
成语故事 共有 1390 个词条内容

一诺千金

    秦朝末年的时候,楚地(泛指今江淮流域)有个人名叫季布。他年轻时善于舞刀弄剑,很讲江湖义气,他这种言而有信的品质,使他在同辈的朋友中赢得了声誉,连北方的许多侠义之士也听说了他的名声。当时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得黄金百...[继续阅读]

成语故事

一厢情愿

    古时候,有个傻乎乎的青年到京城去玩,很偶然地见到了国王的女儿。他见公主长得美貌非凡,不由心中十分爱慕,一厢情愿地想入非非。“如果我能娶公主作妻子,该多好呀!”回到家里以后,他整天想着要和公主结婚,最后害了相思病。茶...[继续阅读]

成语故事

一琴一鹤

    赵抃,宋代衢州西安人。进士及第,担任武安军节度推官,后经翰林学士曾公亮推荐,提升为殿中侍御史(监察官)。赵抃为人正直,检举官吏的过失既不怕权贵,也不避皇帝宠爱的人。他坚持提出:宰相陈振中不学无术,处理政务失误过多;枢密...[继续阅读]

成语故事

一朝一夕

    战国时,有个著名的哲学家名叫杨朱。一次,杨朱到他的朋友季梁家去,恰巧季梁身体不舒服,躺在床上。季梁的儿子见了杨朱,哭着说:“杨伯伯,我父亲的病看上去挺严重,你是否能帮我请医生来为他诊治一下?”杨朱探视了一下,安慰季梁...[继续阅读]

成语故事

一傅众咻

    战国的时候,有位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名叫孟子。他毕生都致力于宣扬“仁政”“王道”。人们都说他是圣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称他为“亚圣”。这一年,宋国的国君声称要施行仁政。孟子听说后,就不辞辛劳,来到了宋国国都彭城...[继续阅读]

成语故事

一寒如此

    范雎,字叔,春秋时期魏国人。起初跟着魏国中大夫须贾做事。有一次,范雎跟随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听说范雎有才干,派人送给范雎很多东西,范雎百般推辞不敢收。谁知须贾一口咬定范雎泄露了魏国的机密。回到魏国后,范雎遭到魏...[继续阅读]

成语故事

一鼓作气

    公元前684年,齐国和鲁国发生战争。鲁庄公准备亲自领兵迎战。鲁国有个叫曹刿的人前来叩见鲁庄公,问:“大王,你凭什么条件跟齐军作战?”鲁庄公说:“我待人不错,凡是衣食等享受的东西,我总要分给别人。”曹刿听了,说:“这种小恩...[继续阅读]

成语故事

一筹莫展

    南宋年间,温州地区有个名叫蔡幼学的人,从小学习非常刻苦。他拜当时的名儒陈傅良为师,博览群书,发奋用功。十八岁那年,他赴临安参加礼部考试,摘取状元桂冠,踏上仕途,官拜校书郎。公元1195年,宋宁宗赵扩即位。即位之初,宋宁宗很...[继续阅读]

成语故事

一意孤行

    西汉时期,有个名叫赵禹的人,是太尉周亚夫的属官。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刘彻看到了他写的文章文笔犀利,寓意深刻,认为在当时很少有人及得上他。汉武帝大为赏识,便让赵禹担任御史,后又升至太中大夫,让他同太中大夫张汤一同负...[继续阅读]

成语故事

一箭双雕

    北周末年的时候,河南洛阳有个名叫长孙晟的人。他虽然读书不多,但是智谋过人,武艺也十分高强,尤其善长射箭。年轻的时候,和伙伴们一起赛马打猎,他总是满载而归。18岁那年,长孙晟当了一名司卫上士(禁卫东宫的武官)。由于官职低...[继续阅读]

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