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清末维新派致山本宪书札考释 > 正文

(三)康有仪和山本宪与《清议报》的关系
清末维新派致山本宪书札考释

众所周知,1898年9月21日发生戊戌政变后,维新变法派主要人物康 有为、梁启超等人相继逃亡日本。12月,在冯镜如等华侨的资助下,梁启超 任主笔的《清议报》在横滨创刊。鉴于报刊初创时缺少人手,加之康有仪来 日已近一年,且正在山本宪私塾学习日文汉译,故梁启超等人专门邀请康有 仪前往横滨负责《清议报》日文翻译稿的组稿和翻译工作。在此背景下,康 有仪于1898年12月4日离开山本宪私塾,此时距《清议报》预定创刊时间 12月23日已时日不多。
康有仪赴横滨前后的状况可从康有仪书札五十五(C116)中得知。该函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议报》创刊当时紧张繁忙的工作状况。虽然《清议报》 创刊在即,但其所需的约15 000字日文翻译稿尚未有着落,康有仪只得仓 促委托山本宪私塾的学生或山本宪本人代为翻译。尽管这样,创刊号以及 创刊初期的日文翻译稿仍字数不足,康有仪不得不在向他人约稿的同时,亲 自进行翻译。在此背景下,康有仪翻译了东海散士的政治小说《佳人奇遇》, 并在《清议报》上连载。有关《佳人奇遇》的翻译问题,将在下一节中详细 论述。
受康有仪的委托,山本宪私塾的学生为《清议报》翻译了不少文稿,山本 宪本人还为报刊专门撰写了一些文章。由于《清议报》的译文大多不署译者 名,因此哪些译文出自山本私塾学生之手,已很难一一确认。但也有一些署名 的译文或文章,如《清议报》第二册有片冈鹤雄译《俄法同盟疑案》《极东之新木 爱罗主义》,第三册有同为片冈鹤雄译《大阪朝日新闻廿四日至廿七日杂报》 《东京日本报自廿三日至廿五日杂报》等,《清议报》第二、四、五册连载了山 本宪《论东亚事宜》的论文,其中第二册署名“梅崖山本宪”,第四、五期署名 “梅生”。片冈鹤雄,本名片冈敏,字求之,雅号闲来,明治八年出生于备前国 邑久郡朝阳村。此外,从康有仪书信七十(C127)所示支付翻译稿费可知, 片冈鹤雄为《清议报》翻译约至1899年3月。后来,由于山本私塾学生译文 的质量有时未达要求等问题,报馆专门聘请了古城贞吉从事日文翻译。
以康有仪为媒介形成的山本宪与《清议报》的关系,除上述山本宪师生 为《清议报》提供译文或文章外,还可举出数例:一是山本宪梅清处塾自《清 议报》创刊开始,一直是报刊于大阪的代派处;二是康有仪曾经力邀山本宪 前往横滨掌教大同学校,并为《清议报》提供稿件,只是由于山本未能放弃私 塾前往;三是山本宪与梁启超等《清议报》的主要人物均有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