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帝国的衰亡 > 列表
大明帝国的衰亡 共有 57 个词条内容

清算阉党

    崇祯即位之后,一改前几朝皇帝荒怠不勤的做法,事必躬亲,认认真真地做起了天子。即位前的那种喧嚣忙乱已经过去了,宫中又趋平静。魏忠贤仍然做着他的东厂提督。崇祯帝仍像其皇兄一样,厚待着他本人及其党羽。该赏的照样赏,该...[继续阅读]

大明帝国的衰亡

好一个倪元璐

    大明帝国步人崇祯时代,面临着许多严重的困难,真可说是到了百废待兴的关键时候。这里仍先说中央朝廷政治,其他如外敌、内乱等,留在后面再论。魏忠贤等人虽在肉体上被彻底消灭,他的骨干党羽们也被纷纷削职惩处,但魏忠贤的阴...[继续阅读]

大明帝国的衰亡

内阁大换血

    首辅李国在此年五月致仕。他是魏忠贤的同乡,能入阁多少沾了点魏忠贤的光,别人一般也是这样想的。但李国做事,尚有分寸,每持正论。他继黄立极出任首辅五个月,日子极为难过。朝廷对魏忠贤集团的清算愈演愈烈,而他却是天启旧...[继续阅读]

大明帝国的衰亡

党争:崇祯最忌惮的事

    不幸的是,崇祯帝根本听不进此类劝告。在他看来,局面之所以恶化至如此地步,吏治是首要原因。要整顿吏治,大概也只有通过重典,别的办法没有什么用。因此,当这年年底有一位叫吴甡的山东御史提出利用崇祯二年(1629)的京察,进一步...[继续阅读]

大明帝国的衰亡

宁锦大捷:立功的人反被弹劾

    要说到袁崇焕的冤案,就须追述一下天启朝以及崇祯帝即位前后的辽东形势和人事变动。天启二年(1622)正月,努尔哈赤突然率兵反击明军。当时,辽东经略熊廷弼(天启元年六月复出任此职)和广宁巡抚王化贞(天启元年五月由参议升任)关...[继续阅读]

大明帝国的衰亡

袁崇焕复出

    到了崇祯元年(1628)二月,蓟辽总督王之臣以罪罢免。在朝廷大臣们的纷纷要求下,崇祯帝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督师蓟辽。此年七月份,袁崇焕至北京,崇祯帝在平台(宫城右后门)召见袁崇焕及群臣。在一番君臣寒暄之后,他即问袁崇焕...[继续阅读]

大明帝国的衰亡

杀毛文龙埋下杀身之祸

    这位毛文龙,也是当时的一位奇人。他的祖籍在山西太平。因其父到浙江杭州做生意,毛文龙生在杭州,便落籍杭州府仁和县。一般人都认为毛文龙是杭州人,而实际上他是个地道的山西人。毛文龙虽生在杭州,但仍像当时的许多山西人一...[继续阅读]

大明帝国的衰亡

崇祯帝中了反间计?

    崇祯二年(1629)十月下旬,一直与袁崇焕商谈议和的皇太极,突然率兵绕开宁远、山海关一带的明朝防线,由蒙古境内开拔,抵达老河。然后兵分三路,分别从大安口、龙井关、洪山口突袭长城防线,并迅速得手,至十一月初二日,皇太极的三路...[继续阅读]

大明帝国的衰亡

活剐袁崇焕,一个民族的痛

    与皇太极相比,崇祯帝的表现要差多了。各路兵马的败报频繁传来,令崇祯帝又急又恨,而更多的是无奈。他一度竟躺倒不干了。他不理朝政,不见群臣,急得大臣们直跺脚,顺天府尹刘宗周上疏劝说道:“国势强弱,视人心安危。乞陛下出御...[继续阅读]

大明帝国的衰亡

长山、大凌河之败

    袁崇焕一死,崇祯帝只有依靠孙承宗来统辖辽东战事。孙承宗是万历三十二年(1604)的进士,高阳人。在天启年间,他曾被重用,以兵部尚书兼大学士的身份,亲赴辽东,主持战局,一度稳住了辽东的局势。后因与朝中不和,辞职赋闲。一般认为...[继续阅读]

大明帝国的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