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范长生范贲史料 > 列表
范长生范贲史料 共有 78 个词条内容

(二)丹兴县、黔江县、黔江区建制沿革相关文献和研究辑录

    于是涪陵谢本白璋,求以丹兴、汉髮二县为郡,初以为巴东属国,后遂为涪陵郡。(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又见刘琳:《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第55页。《沈志》:“建安六年(201年)刘璋……以涪陵县分立丹兴、汉葭(即汉髮...[继续阅读]

范长生范贲史料

二、民族:板楯蛮、賨人、土家族

    东汉时,于归属汉王朝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置“属国”,相当于郡一级而稍低,军政长官叫属国都尉……巴东属国统涪陵、永宁(灵帝时置)、丹兴、汉发四县。刘琳:《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第56—57页。范氏,李雄丞相范长生,涪...[继续阅读]

范长生范贲史料

三、宗教:道教(天师道)

    汉末,沛国张陵学道于蜀鹤鸣山,造作道书,自称“太清玄元”,以惑百姓。陵死,子衡传其业。衡死,子鲁传其业。鲁,字公祺,以鬼道见信于益州牧刘焉……其供道限出五斗米,故世谓之“米道”。(晋)常璩:《华阳国志》,又见刘琳:《华阳国...[继续阅读]

范长生范贲史料

四、寿元

    范长生,涪陵丹兴人也,一名延九,又名九重,又名支,字元寿,岩居穴处,求道养志,甚有名德,兼善天文,颇晓术数,年过百岁,为蜀人所重,奉之若神。(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卷八十《蜀录五》。成丞相范长生卒,成主雄以长生子侍中贲为丞...[继续阅读]

范长生范贲史料

五、后裔

    老人村,在大面山之北,如秦人之桃园,昔人避难居其中,多享年寿,故名。潜夫张不群因入山采药,浃旬不返,见一叟,致敬而问之,曰:“吾族本丞相范贤之裔,范公知李雄之祚不永,挈吾辈居此,为终焉之计。”(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五十五...[继续阅读]

范长生范贲史料

(一)范长生著述书目相关记载辑录

    蜀才者,蜀人也,注《老子》。《经典释文·序录》:“《老子》,蜀才注,二卷。”《隋书·经籍志》:“梁有……《老子·道德经》二卷,蜀才注,亡。”《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同。清丁国钧、文廷式、黄逢元补《晋书...[继续阅读]

范长生范贲史料

(二)范长生《易注》节略

    1. 光绪《黔江县志·人物志·晋范长生·志补》录范贤生平行迹,前志据《通志》载记详明。酉阳举人冯世瀛为之记,予并为之传赞附后。兹录其《易注》节略并轶事。其《易注》全文详《艺文志》。《通志》朱彝尊《经义考》云:按《...[继续阅读]

范长生范贲史料

(一)蜀中八仙

    “八仙”是我国人民最喜欢的神仙群体,古来有多种“八仙”群体,人们悉知的“道教八仙”是指张果老、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蓝采和与曹国舅。这组八仙起自唐,发展于宋、元。元曲《八仙庆寿》中,虽列有八...[继续阅读]

范长生范贲史料

(二)蜀中五隐

    谯秀《蜀记》中还记有“蜀中五隐”,他们是薛昌、范长生、勾符台、张愈、杨慎。今按:无论是传说中的“蜀中八仙”,还是“蜀中五隐”,范长生都名列其中。他们岩居穴处,清心寡欲,从事道教修炼,延年益寿,似同神仙,是人们心目中...[继续阅读]

范长生范贲史料

(三)白乌赤足来翔

    《蜀李雄书》曰:武皇帝(李)雄,泰成三年,白乌赤足来翔,帝(李雄)以问范贤,(范)贤曰:乌有反哺之义,必有远人怀惠而来。果,关中流民请降。(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九十二《鸟部下》,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全史宫词》之一①史梦...[继续阅读]

范长生范贲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