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轮船史 > 列表
轮船史 共有 75 个词条内容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各国的海军装备

    当时,各国海军以装甲战斗舰为中心,并配备各种舰艇。美国海军委员会认为,一个完整的战斗舰队应包括:8艘战斗舰、32艘驱逐舰、16艘潜水艇、1艘运军火船、2艘驱逐舰母舰、2艘潜艇母舰、4艘燃料供应船、1艘医院船、1艘修理舰、1艘...[继续阅读]

轮船史

第二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

    战争前夕,欧洲海军强国,特别是英国和德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十分激烈。双方都建成了庞大的海军,在这次战争中经受了考验。1916年5月31日,英国、德国两国海军主力在丹麦的日德兰半岛(Jutland)以西96公里的北海海面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继续阅读]

轮船史

第三节 战后的海军军备竞赛和华盛顿会议

    当欧洲刚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的时候,太平洋上的美国和日本两国已制订了庞大的造舰计划。那时还是以重炮重装甲的战斗舰为重点。美国已开工建造科罗拉多(Colorado)级战斗舰2艘,总吨位为32500吨,汽轮机电力推进,航速为21节,装有...[继续阅读]

轮船史

第四节 在《五国海军条约》限制下战斗舰艇的发展

    虽然《五国海军条约》限制了战斗舰的发展,但各国仍造了不少新式的巡洋舰、驱逐舰和潜水艇。巡洋舰已明显地分为装有8门207毫米口径火炮,排水量约10000吨的重巡洋舰和装有152毫米口径火炮的轻巡洋舰两类(见图4-10)。轻巡洋舰的排...[继续阅读]

轮船史

一、战斗舰的建造

    1934年,希特勒(Hitler)成为德国元首后立即下令建造沙恩霍斯特(Scharnhorst)号和格奈泽瑙(Gneisenau)号两艘战斗舰,排水量为26000吨。舰上装有9门279毫米口径的火炮、12门150毫米口径的炮和6门101毫米口径的对空炮,航速为30节,作战半径为1000...[继续阅读]

轮船史

二、航空母舰的发展

    飞机参加海上战斗富有成效。于是不少人认为耗资巨大建造的战斗舰很容易被飞机炸毁,必将遭到淘汰。但也有人认为,从3000~4000米高空投下的炸弹要30秒钟才能到达水面,即使是很慢的21节航速的军舰此时也已移动了300米,不易被击中...[继续阅读]

轮船史

一、德国舰艇的海上袭击

    1939年10月14日,德国潜水艇U47的艇长贡特尔.普里恩(Gunther Prien)果敢地跟随一艘船进入了英国北部的海军基地斯帕卡湾(Scapa Flow),该艇击沉了英国战斗舰皇家橡树(Royal Oak)号,随后逃出,并在海上成功地击沉了多艘盟国商船,直到1941年被一艘...[继续阅读]

轮船史

二、Bismark号的毁灭

    1941年5月24日,德国战斗舰Bismark号和欧根亲王(Prinz Eugen) 在挪威西部海峡和英国新的战斗舰Prince ofWales号和老的42000吨战斗巡洋舰Hood号相遇,Hood号被击沉。在后续的战斗中,Bismark号准备驶出海峡进入大西洋时,遭到英国战斗舰Prince of Wal...[继续阅读]

轮船史

三、偷袭珍珠港与英国远东舰队的覆没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6艘航空母舰起飞了354架飞机,袭击美国在太平洋上的重要海军基地夏威夷瓦胡(Oahu)岛的珍珠港(Pearl Harbour),共炸沉、炸毁在港舰船30艘,给美国海军以沉重的创伤。同时日本也用飞机投放鱼雷的战术,在新加坡(Sin...[继续阅读]

轮船史

四、中途岛与珊瑚海之战

    1942年6月4—7日,在美国和日本的中途岛(Midway Is.)战役中,从美国3艘航空母舰Enterprise号、大黄蜂(Hornet)和Yorktown号起飞的飞机集中力量攻击日本的航空母舰群。几天的连续战斗,4艘日本航空母舰和1艘重巡洋舰被击沉,美国航空母舰Yorkto...[继续阅读]

轮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