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 片 > 江苏园林图像 > 列表
江苏园林图像 共有 22 个词条内容

4.1 蛟山图像

    明代无锡县安镇以北的蛟(胶)山为当地风景幽胜之地。《三才图会》中的木刻版画插图《蛟山寺图》,描绘了蛟山胜景(图4.1-1)。图中,蛟山山势蜿蜒起伏,势如蟠龙。山体为大片的松林覆盖,满目苍绿。山谷之中幽静之所建有蛟山寺,四周...[继续阅读]

江苏园林图像

4.2 惠山锡山图像

    惠山位于无锡锡山西侧。因山有九陇,又称为九龙山。山中以泉水著称,陆羽品此泉,誉为“天下第二泉”。康熙年间,《古今图书集成》收录有《惠山图》一幅(图4.2-1)。图中,惠山、锡山山峰分峙左右。左侧锡山仅仅勾勒外形,右侧惠山...[继续阅读]

江苏园林图像

4.3 京口三山图像

    京口三山包括金山、焦山和北固山,位于镇江。金山原是长江中的一个岛屿,古代称为“浮玉山”。后因唐代裴头陀在此开山得金,故称为金山。山中有慈寿塔、妙高台、郭璞墓,另有一寺,始建于六朝时期,原名泽心寺、龙游寺,康熙南巡...[继续阅读]

江苏园林图像

4.4 宝华山图像

    宝华山位于镇江句容市,是秦淮河发源地,也是佛教名山。相传南北朝宝志和尚曾在此设置道场,万历年间寺内建铜殿,明神宗时期改称为隆昌寺,为律宗祖庭所在。乾隆南巡曾经过此地,《南巡盛典》收录有《宝华山》图像(图4.4-1)。图中...[继续阅读]

江苏园林图像

4.5 洪泽湖与龟山图像

    洪泽湖原属于汉朝富陵郡,唐代改为洪泽浦,宋代开凿河渠通淮河,渐成大湖。《鸿雪因缘图记》中《洪泽归帆》图中,湖水浩荡、波光粼粼,湖中有一大七小八艘帆船,正在破浪前行。远处湖岸边站有十数人,皆为官员、官差装扮。(图4....[继续阅读]

江苏园林图像

4.6 第一山图像

    第一山位于盱眙县,原为南山。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经过盱眙,见盱眙山川秀美,尤其是南山秀丽挺拔,因而为其赋诗,称誉南山为东南“第一山”①。《鸿雪因缘图记》中的《盱眙望山》一图中,第一山占据了画幅中央位置,山前为湖水...[继续阅读]

江苏园林图像

4.7 云龙山图像

    云龙山位于徐州府城南,因山形云气蜿蜒如龙,故名云龙山。宋代张天骥在此隐居,养有两只鹤,山顶建有放鹤亭,苏东坡曾为之作记。①《南巡盛典》中的《云龙山》一图中,云龙山为土石山,靠画幅右侧的山体多为石崖。山麓有行宫设施...[继续阅读]

江苏园林图像

4.8 黄楼图像

    黄楼位于徐州,原为北宋熙宁年间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在徐州任职时所建。因徐州发水患,取土能克水之意,命名为黄楼。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北宋文学家)、秦观(1049—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文学...[继续阅读]

江苏园林图像

一 江苏园林图像的材料类型分析

    全书共收录江苏园林图像586幅。按图像材料分类,版画图像有352幅,水墨图像234幅;按时间分期,明代图像有181幅,清代图像有405幅。明代图像中包括版画63幅、水墨118幅。清代图像中含版画289幅、水墨116幅。各分卷具体收录数量如下:南京...[继续阅读]

江苏园林图像

二 江苏园林图像的功能类型分析

    园林图像是描绘、记录各类园林(整体或者局部)的布局构成、空间形态以及人物活动的图像类型,能够传播景观的形象与内涵,表达对景观的观赏体验。按照图像的生产功能,本书图像可以分为以下五个类型。第一类是方志、类书的插图...[继续阅读]

江苏园林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