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 片 > 盐池长城 > 列表
盐池长城 共有 37 个词条内容

“防秋道”沿线烽火台

    每年秋天,宁夏中、南部五谷丰收,羊肥马壮。北方鞑靼族选择水草丰美的铁柱泉、惠安堡、韦州、下马关一线南下,深入内地抢掠。三边总督平时驻扎在固原,每年秋季到长城沿线巡防,在花马池设防秋道衙,将指挥所设置在战斗的最前...[继续阅读]

盐池长城

铁柱泉至兴武营驿路沿线烽火台

    铁柱泉城和兴武营都是明代的重要营堡,两地相距47公里。正统九年(1444年),都御史金濂始奏置兴武营,正德二年(1507年),总制、右都御史杨一清奏改为守御千户所,驻扎原额旗军1120名,军马230匹。而且兴武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东承安定堡...[继续阅读]

盐池长城

天池子至磁窑堡驿路沿线烽火台

    天池子又叫天池子寨,于成化九年(1473年)由都御史徐廷章奏置。当时古城内有官厅1座、仓房10间,有住户210户500人。处在陕北通往宁夏镇城和灵武的大道边上,客店、饭馆和货栈一应俱全,过往军旅客商经常在此歇脚。磁窑堡也叫磁窑寨...[继续阅读]

盐池长城

惠安堡至红柳沟驿路沿线烽火台

    惠安堡至红柳沟沿线,过去就是横贯盐池中部的一条大道,向东可以经过定边营到达延绥镇,向西经韦州、下马关到达固原镇。修筑于明代的赵儿庄墩、金渠子墩、柳条井墩、朱新庄墩和黑山墩等5座烽火台,处于惠安堡至红柳沟驿路沿线...[继续阅读]

盐池长城

“盐马古道”沿线烽火台

    盐池县与陕北定边县的交界处有一道盐川,自西汉以来,历朝历代都在此设立管理盐务的机构。食盐关乎民生,能产生巨大利润,历史上因争夺食盐发生的战争不在少数。三边总制王琼到花马池阅边时,敏锐地指出,宁陕交界处的大小盐湖...[继续阅读]

盐池长城

盐池境内的双墩

    唐朝诗人韩愈写的《路旁堠》诗,这样描述唐代的烽火台:“堆堆路旁堠,一双复一只。迎我出秦关,送我入楚泽。”张籍《泾州塞》诗云:“行道泾州塞,唯闻羌戍鼙。道边古双堠,犹记向安西。”这两首唐诗告诉我们,唐代之前烽堠的一种...[继续阅读]

盐池长城

零星烽火台

    盐池境内还有些烽火台,不靠长城,不依驿道或商道,大多修建在高大的山梁上,属瞭望台,当地人习惯上叫“瞭马墩”。登高瞭望,周围数十里尽收眼底。这些零星烽火台共有12座,分别是:无量殿墩、高鹞子墩、高茆墩、何记墩、狼母墩、...[继续阅读]

盐池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