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中国食物药用 > 列表
中国食物药用 共有 625 个词条内容

    [异名]腊雪。[基原]为冬季及寒带天空落下的白色冰的结晶体。[性味归经]甘,冷。[功效主治]清热解毒,解酒止渴。[临床应用]1.治发热口渴:以雪水煎茶煮粥。(《本草纲目》)2.治天行时气温疫,小儿热痫狂啼:以雪水小温服之。(《本草纲...[继续阅读]

中国食物药用

井水

    [异名]井泉水,井华水[基原]为井中之水。[性味归经]甘,平。[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本草纲目》:“井水新汲,疗病利人,平旦第一汲,为井华水,其功极广,又与诸水不同,主治酒后热痢,洗目中肤翳……宜煎补阴之药,宜煎一切痰火气血...[继续阅读]

中国食物药用

粳米

    [异名]白米,粳粟米、稻米、大米,硬米。[基原]为禾本科植物稻(粳稻)OryzasativaL.成熟去壳的种仁。[采制]秋季颖果成熟时,采收,脱下果实,晒干,除去稻壳即可。[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胃、肺经。1.《名医别录》:“味苦,平,无毒。”2.《...[继续阅读]

中国食物药用

糯米

    [异名]稻米,江米,元米。[基原]为禾本科植物糯稻OryzasativaeL.var.glutinosaMatsum.成熟去壳的种仁。[采制]用机器除去稻壳,取其种仁。[性味归经]甘,微温。入脾、胃、肺经。1.《名医别录》:“味苦。”2.《千金·食治》:“味苦,温,无毒。”...[继续阅读]

中国食物药用

粟米

    [异名]白粱粟,粢米,粟谷,小米,硬粟,籼粟,谷子、寒粟。[基原]为禾本科植物粱Setarieitalica(L.)Beauv.[PanicumitalicumL.]或粟Setariaitalica(L.)Beauv.var.germanica(Mill.)Schred.的成熟种仁。其储存陈久者名陈粟米或粢。[采制]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打下种子...[继续阅读]

中国食物药用

籼米

    [异名]粘米。[基原]为禾本科植物稻(籼稻)OryzasativaL.的种仁。[性味归经]甘,温。入心、脾、肺经。1.《太乙仙制本草药性大全》:“味甘,气凉,无毒。”2.《本草纲目》:“甘,温。”3.《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4.《随息居饮食谱...[继续阅读]

中国食物药用

荞麦

    [异名]乌麦,荍麦,花荞,甜荞,荞子。[基原]为蓼科植物荞麦的FagopyrumesculentumMoench.种子。[采制]霜降前后种子成熟收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晒干。[性味归经]甘,凉。入脾、胃、大肠经。1.《千金方》:“味酸,微寒,无毒。”2.《随息居饮食...[继续阅读]

中国食物药用

大麦

    [异名]稞麦,麰麦,牟麦,饭麦,赤膊麦。[基原]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vulgareL.的果实。[采制]4~5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性味归经]甘,凉。入脾、肾经。1.《名医别录》:“味咸,微寒,无毒。”2.《本草衍义》:“性平,凉。”3.《要药分剂...[继续阅读]

中国食物药用

小麦

    [异名]来,。[基原]为禾本科植物小麦TriticumaestivumL.的种子或其面粉。[性味归经]甘,凉。入心、脾、肾经。[采制]成熟时采收,脱粒晒干,或机成面粉。1.《名医别录》:“味甘,微寒。无毒。面温。”2.《食疗本草》:“平。”3.《本草拾遗...[继续阅读]

中国食物药用

麦芽

    [异名]大麦糵,麦糵,大麦毛,大麦芽。[基原]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vulgareL.的发芽颖果。[采制]麦芽生产全年可进行,但以冬、春两季为好。取净大麦,用清水浸泡3~4h,捞出,置能排水的容器内,盖好,每日淋水2~3次,保持湿润,至芽长约2~...[继续阅读]

中国食物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