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常见病拔罐疗法 > 列表
常见病拔罐疗法 共有 571 个词条内容

(五)根据病情调整拔罐方式

    拔罐时,嘱患者不要移动体位,以免罐具脱落,拔罐数目多时,罐具间的距离不宜太近,以免罐具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因罐具互相挤压而脱落。对初次拔罐治疗及体弱、紧张、年老等易发生意外反应的患者,宜采取卧位,并选用小罐具,且拔罐...[继续阅读]

常见病拔罐疗法

(一)火罐法

    火罐法是一种很常用的拔罐法,系利用点火燃烧的方法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以吸附于体表。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 排气方法 火罐排气,是用点火的方式排出罐内部分空气,常用的方法有以下6种。(1)投火法:本法多用于侧面横拔位。操...[继续阅读]

常见病拔罐疗法

(二)走罐法

    走罐法是指在罐具被吸住后,再反复推拉移动罐具,以扩大施治面积的拔罐方法,又称为推罐法、拉罐法、行罐法。所使用罐具的罐口必须十分光滑,以免拉伤皮肤,故以玻璃罐最好。走罐法常与水罐、针罐、药罐等拔罐法配合应用。1....[继续阅读]

常见病拔罐疗法

(三)水罐法

    水罐法是指拔罐时配合用水的拔罐方法。根据用水的方式不同,分贮水罐、水煮罐和水蒸气罐。贮水罐可采用火罐罐具或抽气罐罐具,水煮罐或水蒸气罐宜用竹制罐。水罐法常与走罐法、灸罐法、按摩罐法等拔罐法配合应用。1. 排气方...[继续阅读]

常见病拔罐疗法

(四)药罐法

    药罐法是指在拔罐前后配合外用药物的拔罐方法。根据用药途径的不同分为药煮罐、药蒸气罐、药酒火罐、贮药罐、涂药罐、药面垫罐及药走罐等。本法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排气方法及罐具,也可与针罐法、走罐法、按摩罐法等配合...[继续阅读]

常见病拔罐疗法

(五)抽气罐法

    抽气罐法是指直接抽出罐内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的拔罐方法。它的优点是可以避免烫伤,操作方法容易掌握,负压的大小可以调整。抽气罐常与水罐、针罐、药罐等拔罐法配合应用。1. 排气方法 抽气排气法过去是采用注射器抽气排气...[继续阅读]

常见病拔罐疗法

(六)针罐法

    针罐法是指在拔罐前后配合针刺疗法。本法具有针刺与拔罐的双重治疗作用,其适用范围及疗效都明显超过单独应用拔罐法,对重症及病情复杂的患者尤为适用。例如,拔罐配合皮肤针轻叩,用于麻痹性疾患;拔罐配合皮肤针重叩或三棱针...[继续阅读]

常见病拔罐疗法

(七)起罐的方法

    起罐时用左手轻按罐具向左倾斜,右手示指或拇指按住罐口右侧的皮肤,使罐口与皮肤之间形成空隙,空气进入罐内则罐自落(图16)。不可硬拉或旋转罐具,以免损伤皮肤。在背部拔多个罐时,应按顺序先上后下起罐。这样起罐可防止发生...[继续阅读]

常见病拔罐疗法

(八)拔罐后皮肤变化的临床意义

    拔罐疗法,是利用罐具通过排气产生负压吸于体表,皮肤对这种刺激产生各种各样的反应,主要是颜色与形态的变化,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罐斑”。医者可根据“罐斑”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并可辅助诊断疾病。常见的皮肤“罐斑”变化...[继续阅读]

常见病拔罐疗法

1.概述

    感冒又称为伤风,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为多见。本病易在气候骤变时发生,如感受寒冷、淋雨等可诱发。临床以鼻塞、喷嚏、流涕、咳嗽、咽痛、头痛、全身酸痛、乏力、怕冷等症状为主。本...[继续阅读]

常见病拔罐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