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老长期从事中医理论及临床的研究工作,他在中医学术方面卓有建树,绝非出于偶然,“水之积也不厚,则其浮大舟也无力”。先生在分析医学理论和临床治病方面,每能洞中窥豹,厚积薄发,最关键的在于他治学有许多特点。1.猛火煮,慢...[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裘老长期从事中医理论及临床的研究工作,他在中医学术方面卓有建树,绝非出于偶然,“水之积也不厚,则其浮大舟也无力”。先生在分析医学理论和临床治病方面,每能洞中窥豹,厚积薄发,最关键的在于他治学有许多特点。1.猛火煮,慢...[继续阅读]
中医各家学说是历代医家各种学术思想和丰富临床经验的总汇,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宝藏。各家学说蕴藏着许多医家各自的方证药法和医学理论,通过学习,可以开拓思想,扩大视野,并丰富我们治病的方法。可以说,如果要深入发掘和...[继续阅读]
先生教导云:为医者最紧要的是析理、变法、通方、识药。或曰:理可析、法应变、方不泥、药贵精。1.析理析,即分析;理,即病理。疾病的病理变化是错综复杂的,欲明其理,谈何容易。古今医家识病,多执一理,是非难判,实都是发于该时...[继续阅读]
“用药如用兵”,对药性之了解,必如将对兵之了解,方能运用自如。而了解药理一靠读药书,二靠多临床探索,若对药性的了解多为讲义所囿,会有“孤陋寡闻”之嫌。关于药书,先秦有《神农本草经》,梁有陶弘景之《名医别录》,宋代有...[继续阅读]
目前中医所治之病往往是经过西药“三素”(即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处理的病。这些药物对病是有一定的疗效,但有些颇为“霸道”的药,对人体正气有一定损害。故凡治病必先问清详细治疗经过,如过去用过什么药等,然后结合病情...[继续阅读]
当前中医所面临的问题甚多,其中在辨证方面如何对待现代医学理化检查的数据问题尤为突出。如对肾炎的治疗不能满足于水肿的消退,即作痊愈论,但若症状已消失,化验如蛋白尿等尚未转阴者如何进一步辨证?又如目前有许多无症状和...[继续阅读]
先生用药剂量多数较一般医生为重,例如甘草一般在9~30g之间,有时可达60g,细辛9~15g,黄芪30~45g,党参18~30g,白芷9~15g等。曾请教于先生,其见解:①目前药多为人工栽培,生长期较野生为短,功效浅于野生者如人参者然。②目前中药炮制...[继续阅读]
先生尝云:既能继承仲景之学,又能跳出仲景之学者,唯思邈一人而已。学仲景旨在辨病、立方之示范,学思邈则知晓医学之博大精深,立方之变化无穷。先生将历代各家分为大师、大家、名家、专家四等,仲景、思邈堪称大师,学仲景不学...[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