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吕绍光临证 > 列表
吕绍光临证 共有 169 个词条内容

五、重视调体

    朱震亨在《格致余论》中云:“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吕师除了重视辨证与辨病外,还强...[继续阅读]

吕绍光临证

六、药贵平和

    吕师认为中医治病药贵平和,综合调治,要重视调整阴阳气血之紊乱,使之趋于和谐,故而处方用药当需平和,不宜寒凉太过或温热太过。(一)和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说明了阴阳和谐的重要性。张景岳在...[继续阅读]

吕绍光临证

七、三因制宜

    吕师认为临证治病还应根据季节、地区及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采用适宜的治疗方法,即因时因地因人施治。这是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及个体的体质因素等。因此...[继续阅读]

吕绍光临证

一、治疗上强调“阴阳平衡、扶正祛邪、调整气机”

    吕师治病善于阴阳双补、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吕师认为阴虚者宜滋阴,然滋腻之品易腻胃伤阳;阳虚者宜温阳,然温燥之品易耗阴津。故多采用阴阳双补之法,使“阳以阴为体,阴以阳为用”,以期“阴中求阳”或“阳中求阴”。吕师治...[继续阅读]

吕绍光临证

二、内科病用药特色

    (一)重视固护脾胃吕师在治病过程中除了运用治疗疾病所需药物外,还注重兼顾调治脾胃的运化功能。吕师提倡“护胃宜温,不宜凉”,因为脾胃为中枢之区,亦温,故常用党参、砂仁配对用药温补,运化中焦。临床处方习惯某些药物炒用...[继续阅读]

吕绍光临证

三、临证发挥

    (一)对糖尿病的认识及用药探讨1.糖尿病辨证分型论治经验吕师认为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病名最早见于《素问·奇病论》。《黄帝内经》认为:五脏虚弱、嗜食肥美、情志失调等均是引起消渴的病因。吕师认为凡临床辨证,必先...[继续阅读]

吕绍光临证

一、首要调经,重在调理气血

    (一)关于气血辨证理论与方法1.古籍依据《内经》曰:“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重订通俗伤寒论》曰:“肺主宗气而运行周身,脾胃主中气而消化水谷,肾中命门藏元阳,而主一身元气。”《医统正脉...[继续阅读]

吕绍光临证

二、中医药人工周期序贯疗法调经助孕

    中医学认为月经是在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作用下产生的,《傅青主女科》云:“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若肾气盛则天癸至,气血通,冲任脉盛,月经故能按时来潮。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与现代医学中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在调节女性生...[继续阅读]

吕绍光临证

三、妇科常见病临证经验

    (一)月经病临证发挥根据《医宗金鉴》认为月经不调多与虚损、积冷、结气相关。与气、血、脾、肾、冲任亏虚,以及肝郁、痰湿、寒凝、湿热、瘀血相关。月经有期、量、色、质四大要素。以经期与月经量为主。因为月经周期正常...[继续阅读]

吕绍光临证

四、妇科病用药特色

    1.出方平淡调经以四物汤为主,四物汤中有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还常用丹参、香附。2.制方平和常以四物汤、八珍汤、六味地黄丸、归脾汤、逍遥散为基本方。3.症重药轻以调理脾胃为主,如子宫功能性出血,常用四君子汤、归...[继续阅读]

吕绍光临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