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伤寒杂病论临证解读 > 列表
伤寒杂病论临证解读 共有 733 个词条内容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1]上。

    【注释】[1]从巳至未:巳,上午九时至十一时;未,下午一时至三时。从巳至未,即从九时至十五时。【译文】太阳病将要解除(即要痊愈)的时间,从巳时(九点钟)到未时(十五点钟)上头。【按语】数百年来,中医学者都认为《伤寒论》的“六...[继续阅读]

伤寒杂病论临证解读

10.风家[1],表解而不了了[2]者,十二日愈。

    【注释】[1]风家:凡家字皆指宿病而言,此处只作太阳中风症。[2]不了了:就是不清楚、不轻快的意思。【译文】太阳中风的病者,表证解除后,身体仍感不适者,需待一定的时日,正气恢复,则可痊愈。【按语】本条言表解后精神未爽的,待...[继续阅读]

伤寒杂病论临证解读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1],寒在骨髓[2]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注释】[1]皮肤:浅表,在外。[2]骨髓:深层,在内。【译文】病人身上很觉发热,倒反想要穿衣服的,这是热在太阳所主之皮肤,寒在少阴所主之骨髓;身上很觉寒冷,倒反不想穿衣服的,这是寒在太阳所主之皮肤,热在少阴所主之骨髓。【按语...[继续阅读]

伤寒杂病论临证解读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1],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2]恶寒,淅淅恶风,翕翕[3]发热,鼻鸣[4]干呕[5]者,桂枝汤主之。

    【注释】[1]阳浮而阴弱:有释为病机,有释为脉象,两说俱可通。主脉者又有浮沉与尺寸两种意见,根据本条及其他有关条文的内容相衡,应以寸浮尺弱的解释理由为优。[2]啬啬(sèsè):悭吝畏怯貌,形容恶寒畏缩的状态。[3]翕翕(xīxī)发热...[继续阅读]

伤寒杂病论临证解读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译文】太阳病,只要有头痛、发热、汗出、畏风症状出现的,桂枝汤则可主治。【按语】本条的描述和第12条类似,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扩大了桂枝汤的治疗范围。第12条的桂枝汤证开头说“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治疗的只是太...[继续阅读]

伤寒杂病论临证解读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1],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注释】[1]几几(shūshū):俯仰不自如貌。《刺腰痛论》曰:“腰痛侠脊而痛至头,几几然。”【译文】太阳病,项部连背部强直拘急,俯仰不得自如,反而出汗恶风的,用桂枝加葛根汤主治。【按语】本条言太阳经输之证。(1)内经说:“邪入...[继续阅读]

伤寒杂病论临证解读

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注释】[1]其气上冲:病人自觉胸中有气上冲。【译文】太阳病,误用了泻下药之后,病人自觉胸中有气逆上冲感觉的,可以用桂枝汤治疗,服药方法同于前。若误下后没有气逆上冲感觉的,则不能用桂枝汤治疗。【按语】本条言太阳病误...[继续阅读]

伤寒杂病论临证解读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1],仍不解者,此为坏病[2],桂枝不中[3]与之也。观其脉证[4],知犯何逆[5],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6],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7]此,勿令误也。

    【注释】[1]温针:针刺与艾灸合并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操作时针刺一定穴位,将艾绒缠绕于针柄上,点燃,使热气透入。[2]坏病:即变证。因误治而病情恶化,证候错综复杂,难以六经证候称其名者。[3]不中:河南方言,不可的意思。[4]观其...[继续阅读]

伤寒杂病论临证解读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1]不喜甘故也。

    【注释】[1]酒客:平素嗜好饮酒的人。【译文】平素嗜酒的人,若患了太阳中风症,不应用桂枝汤治疗,若服用了桂枝汤,就会出现呕吐的症状,这是嗜酒的人多湿热内蕴,而桂枝汤是辛甘温之剂,用后更助热留湿的缘故。【按语】此言酒客患...[继续阅读]

伤寒杂病论临证解读

18.喘家[1]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注释】[1]喘家:素有喘病的人。【译文】素有喘病的人,因感外邪而喘,治以桂枝汤加厚朴、杏仁,颇有效果。【按语】本条言太阳中风引发喘疾的治法。病人原来有喘病宿疾,外受风寒引起了喘病,这时除具有桂枝症外,还有气逆作喘。...[继续阅读]

伤寒杂病论临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