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易修珍妇科疑难顽症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 列表
易修珍妇科疑难顽症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共有 102 个词条内容

为何妇科病中加入藁本?

    藁本味辛,性温,归肺、脾、肝经,主要功效为祛风散寒、胜湿止痛,可用于风寒表证、头风、齿痛、风寒湿痹、泄泻、腹痛、色斑、皮肤瘙痒。在临床中运用,除主治以上病证外,因其入足厥阴肝经,还可司清阳不振、厥阴之气郁窒不伸之...[继续阅读]

易修珍妇科疑难顽症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如何更好地运用 “药对”?

    “药对”自古有之,上自《内经》、仲景,后至各临床医生,“药对”的应用变化无端,用之得当每起沉疴。“药对”有多种配伍。相类配对,如女贞子与旱莲草。女贞子甘、苦,平,补肾滋阴、养肝明目,性质平和,为清补之品;旱莲草甘、酸...[继续阅读]

易修珍妇科疑难顽症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如何通过宫颈的色泽变化观察盆腔淤血综合征?

    盆腔淤血综合征是妇女常见、多发性疾病,是指由于孕产过频(包括流产),性生活不洁,绝、节育手术后感染,或阴道、宫颈、盆腔的炎症,盆腔包块等疾病,致使盆腔静脉曲张变形,静脉回流受阻,盆腔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组综合性病症。...[继续阅读]

易修珍妇科疑难顽症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为何三七广泛用于妇科病的治疗中?

    三七味甘、苦,性温,归肝、胃、大肠经,功能化瘀止血、消肿定痛,主治各种出血证、跌打损伤、瘀滞疼痛、中风头痛等,尤其是治疗妇女崩漏的常用之药。现代研究发现三七可改善血液循环、消炎、抗病毒、止血等,但是三七的功用远...[继续阅读]

易修珍妇科疑难顽症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治疗妊娠病时,为何配伍 “顺气”之药?

    妊娠病的治疗原则是:治病与安胎并举。如《竹林女科证治》曰:“妊娠之初,经脉内闭,育养胎元,肠胃阻洳,散入焦膈,逆气上冲,食饮辄吐。”在妊娠早期皆存在冲脉之气壅盛的情况,随着胎儿渐长,多有气机升降不和的情况,如出现妊娠恶...[继续阅读]

易修珍妇科疑难顽症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如何认识继发性闭经?

    经云:“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闭经有虚实之分。临床有虚者,有实者,有虚实并存者,并存中又有侧重。不论虚实,继发性闭经均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及生殖轴(肾-天癸-冲任-胞宫)平衡的破坏。继发性闭经的治...[继续阅读]

易修珍妇科疑难顽症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如何掌握崩漏的治疗?

    崩漏属常见、多发、反复、延绵、疑难、危重之疾。辨证时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环境、情绪、生活、体质、兼症、计划生育方法、以往治疗情况,以及经期与非经期出血等。治疗分标本缓急,急以“燮理阴阳,辨证止血,固本调经”为原则...[继续阅读]

易修珍妇科疑难顽症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临证时为何重视舌底脉络的视诊?

    舌下脉络也是中医诊法之一。自《内经》以来,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虏黄》,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千金方》,宋代《太平圣惠方》,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南宋施发《察病指南·产难外候》,元代危亦林《世...[继续阅读]

易修珍妇科疑难顽症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妊娠病用桑叶、苎麻根有何作用?

    妇女孕后阴血聚于冲任以养胎元。妊娠早期每易出现冲脉之气上逆、脾虚肝胃不和诸症,若再兼有“胎动不安”诸症,此时若强补固肾保胎,则易伤脾胃而使药物难以接纳。故此时宜后天养先天,调理脾胃保胎,再加辨证保胎之剂,待脾胃...[继续阅读]

易修珍妇科疑难顽症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前阴疾患有何治疗特点?

    前阴之疾,不外虚(气、肝、肾、脾),实(寒、湿、热、瘀)二端。急性者,每多为实;慢性者,常多有虚实夹杂。治疗前阴疾病,仍不离辨证、辨病、专病专药、内外合治之法。而专病专药之剂,也应根据不同阶段、病情转化及每味药物性能、...[继续阅读]

易修珍妇科疑难顽症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