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针灸特色疗法 > 列表
针灸特色疗法 共有 108 个词条内容

三、禁忌证

    1.颜面部,心前区,体表大血管部和关节肌腱部不可用化脓麦粒灸。2.妇女妊娠期,腰骶部和小腹部禁用化脓灸。...[继续阅读]

针灸特色疗法

四、注意事项

    1.施行麦粒灸前要给患者解释本技术的操作特点,说明施灸程度和反应,在患者理解和同意后,施行麦粒灸技术。2.灸后起泡较小者可待其自行吸收,水泡较大者可用消毒针穿破,放出液体,外敷消毒干敷料。3.皮肤感觉迟钝患者,谨慎控制麦...[继续阅读]

针灸特色疗法

一、基本操作方法

    (一)药物选择与制备1.药物: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2.制备:将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按一定比例(白芥子40%、细辛40%、甘遂10%、延胡10%)共研细末(80目),新鲜老生姜去皮后,磨碎,再用纱布包裹过滤绞汁,用密闭容器保存在4℃~...[继续阅读]

针灸特色疗法

二、常见疾病的三伏灸治疗技术

    (一)哮病(支气管哮喘)本病多为阳气虚弱,肺脾肾虚、痰饮留伏所致。病属阴属寒,且易在冬季发作。该病可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身体劳倦等引发,以致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而发病。发作时临床表现可有喉间痰鸣...[继续阅读]

针灸特色疗法

三、禁忌证

    1.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及严重糖尿病患者。2.发热。3.一岁以下幼儿及孕妇。4.对外贴胶布或药物过敏患者。...[继续阅读]

针灸特色疗法

四、注意事项

    1.贴药时皮肤应保持干燥,贴药后不宜剧烈活动,以免出汗致药膏脱落。2.贴药后局部皮肤可能红肿,无明显不适可不予处理。3.贴药后若出现瘙痒、灼热、刺痛等症而难以忍受时,应及时移去膏药,避免搔抓致皮肤破损。4.若局部皮肤出现...[继续阅读]

针灸特色疗法

一、基本操作方法

    将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使针根与皮肤表面距离2~4cm,留针不动,于针柄上裹以枣核大小粗艾绒制成的艾团,或取1~2cm长度的艾条套在针柄上。一般从艾团(条)下面点燃施灸。待其自灭,再换艾团(条)。如用艾绒每次可灸3~4壮,艾条则可用...[继续阅读]

针灸特色疗法

二、常见疾病的温针灸治疗技术

    (一)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病常因急慢性损伤、感受寒邪等导致经脉闭阻,以腰部疼痛,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疼痛等为主要表现,可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治则】温通经脉。【方法...[继续阅读]

针灸特色疗法

三、禁忌证

    1.皮肤感染、瘢痕、肿痛和炎症的穴区忌用;2.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患者;3.患者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继续阅读]

针灸特色疗法

四、注意事项

    1.温针灸时,要嘱咐患者不要任意移动肢体,以防艾团(条)脱落灼伤;2.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针旁可放置弯盘,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或烧坏衣服;3.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无须处理,可自行吸收...[继续阅读]

针灸特色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