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中医肛肠科临床诊疗 > 列表
中医肛肠科临床诊疗 共有 122 个词条内容

4.2 肺脾气虚证

    虽有便意,无力努挣,腹胀纳呆,神疲气怯。舌淡,苔薄;脉虚。...[继续阅读]

中医肛肠科临床诊疗

4.3 肾气不足证

    肠间蓄粪而无便意,虽有便意而努挣乏力,纳呆食少,神疲色萎,发育迟缓。舌淡,苔薄;脉沉迟。...[继续阅读]

中医肛肠科临床诊疗

5.1 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祛除潴留于直肠内的粪便,恢复肠道蠕动功能,建立排便反射。对于患儿父母的健康教育、合理使用泻药的指导及对患儿的心理疏导非常重要。...[继续阅读]

中医肛肠科临床诊疗

5.2 分证论治

    5.2.1 肠胃积热证治法:消积导滞,清热润肠。主方: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加减。常用药:枳实、大黄、黄芩、黄连、神曲、茯苓、白术、泽泻。5.2.2 肺脾气虚证治法:补益肺脾,行气润肠。主方: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继续阅读]

中医肛肠科临床诊疗

5.3 其他治疗

    5.3.1 口服药物治疗可配合泻剂短期使用,药物的选择以无毒副作用、不产生药物依赖性为原则,主要包括膳食纤维、益生菌和益生元、乳果糖和聚乙二醇4000等。5.3.2 灌肠疗法对于部分粪便潴留严重并有继发性直肠扩张的患儿,可用灌...[继续阅读]

中医肛肠科临床诊疗

6.1 预防

    养成定时进餐、休息、排便的习惯。三餐以米、面、粗粮为主食,避免进食过多动物性食物,同时多吃富含纤维素的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和谷类制品。保证正常液体摄入量。保证正常运动量。...[继续阅读]

中医肛肠科临床诊疗

6.2 调摄

    在每日清晨或早餐后对患儿进行排便训练,做到定时排便,一般在早餐后30~60分钟进行;限时排便,每次5~10分钟较适宜。早晨借助胃—结肠反射的“餐后早期反应”及“餐后晚期反应”训练排便容易建立条件反射而养成排便习惯。在不...[继续阅读]

中医肛肠科临床诊疗

参考文献

    [1] 罗才贵.推拿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继续阅读]

中医肛肠科临床诊疗

前言

    本指南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归口。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省中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中山市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继续阅读]

中医肛肠科临床诊疗

引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在中医临床诊疗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肛肠科临床诊疗指南·肛乳头肥大》(以下简称本指南)属于中医药标准化项目之一。本指南的编写目的在于规范肛乳头肥大的中医临床诊断、...[继续阅读]

中医肛肠科临床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