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中医护理学 > 列表
中医护理学 共有 133 个词条内容

四、奇经八脉及常用腧穴

    (一)概述1.含义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由于它们的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规则,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相互络属,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关系,与十二正经不同,故称奇经。又因其数有八...[继续阅读]

中医护理学

思考题

    1.何谓藏象?2.简述五脏、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3.气的生理功能有哪些?试述气和血的关系。4.什么是经络,什么是腧穴?5.简述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交接、分布规律、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继续阅读]

中医护理学

一、外感病因

    外感病因,是指由外而入,或从肌表,或从口鼻侵入机体,引起外感疾病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六淫和疠气两类。(一)六淫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的情况下称为“六气”,是...[继续阅读]

中医护理学

二、内伤病因

    (一)七情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情绪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的生理活动调适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继续阅读]

中医护理学

三、病理产物性病因

    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可反作用于机体,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即病理产物性病因,也称继发性病因。病理产物性病因主要包括痰饮、瘀血和结石三大类。(一)痰饮1.痰饮的概念痰和饮都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继续阅读]

中医护理学

四、其他病因

    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除外感病因、内伤病因和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外,还有胎传、寄生虫、外伤等。(一)胎传胎传是指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形成或由父母遗传胎儿,导致出生后发病的因素,又称先天性病因。胎传可由于父母精气不足,或在...[继续阅读]

中医护理学

一、发病

    (一)发病原理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正常,气血阴阳协调平衡,即“阴平阳秘”。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失常,气血阴阳协调平衡关系被破坏,即“阴阳失调”,出现种种临床症状,也就导致了疾病...[继续阅读]

中医护理学

二、病变机制

    (一)邪正盛衰正气与病邪的斗争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而且影响着疾病的发展与转归,同时还直接影响着病证的虚实变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许多疾病的过程,也就是正邪斗争、邪正盛衰的过程。1.正邪斗争与虚实变化正邪双方...[继续阅读]

中医护理学

一、望神

    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狭义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神是以精气作为物质基础的,通过人体的形态、动静、面目表情、语言气息等方面表现出来。它对判断病情轻重、预后有较大的意义。望神一般分...[继续阅读]

中医护理学

二、望色

    望色主要是观察患者面部和全身皮肤的颜色与光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面部的颜色变化反映脏腑病变性质,色泽变化反映脏腑精气盛衰,所以望面色能够了解脏腑功能状态和气血盛衰情况。正常人面色微黄透红,明润光泽,称为“常...[继续阅读]

中医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