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中医快译通 > 列表
中医快译通 共有 100 个词条内容

睛明

    【穴名释义】睛明穴,因位于目内眦,近于睛,能治目疾诸症,有明目之功,故而得名,属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定位取法】本穴位于眼周部,目内眦角稍上方0.1寸凹陷处。于目内眦与眶上缘之间的凹陷处取穴。【穴性特点】本穴是足太阳膀...[继续阅读]

中医快译通

攒竹

    【穴名释义】“攒”,簇聚也;“竹”指竹叶,形容眉毛;本穴在眉头凹陷处,眉毛似簇聚之竹叶,故名攒竹,属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别名始光、夜光、明光。【定位取法】本穴位于面部,当眉头凹陷,眶上切迹处。于眉毛内侧端,眉毛消失处取...[继续阅读]

中医快译通

天柱

    【穴名释义】“天”,指头部;“柱”,柱子,项肌隆起就像柱子一般,好像擎天之柱,穴位于其上,故名天柱,属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定位取法】正坐或俯卧位。在颈项部,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约当后发际...[继续阅读]

中医快译通

风门

    【穴名释义】“风”,指风邪;“门”,门户。古人认为此处是风邪出入的门户,故名风门,属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定位取法】正坐或俯卧位。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于两侧肩胛骨内侧角连线平第3胸椎棘突,第3胸椎棘突上旁...[继续阅读]

中医快译通

肺俞

    【穴名释义】“肺”,肺脏;“俞”指背俞穴,即脏气转俞之处。本穴为肺脏之气转俞之处,故名肺俞,属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定位取法】正坐或俯卧位。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肩胛骨内侧角处。于两侧肩胛骨内侧角连线...[继续阅读]

中医快译通

心俞

    【穴名释义】“心”,心脏;“俞”,指背俞穴,即脏气转俞之处。本穴为心脏之气转输的地方,故名“心俞”,属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定位取法】正坐或俯卧位。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先在肩胛骨内侧角水平定位第3胸椎棘...[继续阅读]

中医快译通

膈俞

    【穴名释义】“膈”,横膈膜,本穴与横膈膜相对应,故名膈俞,属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定位取法】正坐或俯卧位。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肩胛下角。两上肢自然下垂,肩胛骨下角水平为第7胸椎棘突,在其下方旁开1.5寸取...[继续阅读]

中医快译通

肝俞

    【穴名释义】“肝”,肝脏;“俞”,指背俞穴,即脏气转俞之处。本穴为肝脏气血转输之处,故名“肝俞”,属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定位取法】正坐或俯卧位。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上肢自然下垂,肩胛骨下角水平为第...[继续阅读]

中医快译通

脾俞

    【穴名释义】“脾”,脾脏;“俞”,指背俞穴,即脏气转俞之处。本穴为脾脏之气转输之处,故名脾俞,属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定位取法】俯卧,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肩胛骨下角水平定位第7胸椎棘突后,依次向下数至第...[继续阅读]

中医快译通

肾俞

    【穴名释义】“肾”,肾脏;“俞”,指背俞穴,即脏气转俞之处。本穴为肾脏之气转输之处,故名肾俞,属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定位取法】俯卧位,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12肋游离端。先摸到第12肋游离端,其水平约为第...[继续阅读]

中医快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