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腻苔是舌苔质地改变的表现之一,根据苔的质地及颜色一般分为腐苔、腻苔两种。(一)腐苔【舌象特征】苔质颗粒疏松、粗大而厚,如豆腐渣堆铺舌面,揩之可去,称为腐苔(图3-14,3-15,3-16,3-17)。【临床意义】主食积胃肠,或痰浊内蕴。...[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腐、腻苔是舌苔质地改变的表现之一,根据苔的质地及颜色一般分为腐苔、腻苔两种。(一)腐苔【舌象特征】苔质颗粒疏松、粗大而厚,如豆腐渣堆铺舌面,揩之可去,称为腐苔(图3-14,3-15,3-16,3-17)。【临床意义】主食积胃肠,或痰浊内蕴。...[继续阅读]
【舌象特征】舌苔全部或部分剥落,剥落处舌面光滑无苔者,称为剥苔。剥苔根据剥落的部位、程度、范围一般分为前剥苔、中剥苔、根剥苔、花剥苔、镜面舌、类剥苔、地图舌7种情况。与舌色相关的有镜面舌红舌、镜面舌淡舌。舌...[继续阅读]
根据舌苔在舌面的分布情况分为全苔、偏苔两种。(一)全苔【舌象特征】舌苔满布舌面,称为全苔(图3-37,3-38)。【临床意义】诊邪之盛衰。【机理分析】病中见全苔,常主邪气弥漫,多为湿邪、痰浊内阻。(二)偏苔【舌象特征】舌苔仅布...[继续阅读]
判断舌苔的真假,以有根无根为标准。一般分为真苔、假苔两种。(一)真苔【舌象特征】舌苔紧贴舌面,刮之难去,或刮之舌面仍有苔迹,舌苔像从舌体长出来的,称为有根苔,属真苔(图3-40)【临床意义】判断疾病的轻重与预后。【机理分析...[继续阅读]
白苔是指舌面上的舌苔呈现白色,是最常见的苔色。白苔有厚薄、润燥、腐腻之分。一般分为薄白苔、薄白而润苔、薄白而干苔、薄白而滑苔、白厚腻苔、白厚燥裂苔、白如积粉苔等。(一)薄白苔【舌象特征】舌上薄薄地分布一层白...[继续阅读]
舌苔呈现黄色谓之黄苔。根据黄色的浅深,黄苔有淡黄、深黄和焦黄苔之别;黄苔可与白苔同见,而见黄白相间苔;黄苔还有厚薄、润燥、腐腻等苔质变化,而见薄黄苔、黄厚苔、黄腻苔、黄滑苔。(一)淡黄苔【舌象特征】淡黄苔又称微黄...[继续阅读]
【舌象特征】灰苔与黑苔同类,苔色浅黑为灰苔,苔色深黑为黑苔,并称为灰黑苔(图3-59)。【临床意义】主邪热炽盛,或阴寒内盛、痰湿久郁等证。【机理分析】苔色浅深与疾病性质相应。一般说黑苔多在疾病持续一定时日,发展到相当程...[继续阅读]
舌神是全身神气表现的一部分,舌神的基本特征反映在舌象上主要表现在舌色和舌体运动两方面。舌色红活鲜明,舌质滋润,舌体活动自如者为有神气;舌色晦暗枯涩,活动不灵便,为无神气。其中尤以舌色是否“红活”作为辨别要点。有...[继续阅读]
人体是复杂的整体,舌象与机体的脏腑、气血以及各项生理功能都有密切联系。但是,舌苔和舌质的变化,所反映的生理病理意义各有所侧重。一般认为,舌质颜色、形质主要反映脏腑气血津液的情况。舌苔的变化主要与感受病邪和病证...[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