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与应用 > 列表
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与应用 共有 86 个词条内容

七、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是可选要素。(一)规范性引用文件的目的在编写标准时,经常需要在条文中重复标准本身的内容,或者需要编写的内容在现行标准中已经做了规定,并且这些规定又是适用的,这时则需要重复其他标准中的内容,这种情况下...[继续阅读]

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与应用

八、规范性技术要素

    规范性技术要素是整个标准的核心,在不同的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各不相同。(一)规范性技术要素的选择1. 目的性原则 根据编制标准的目的,确定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2. 性能原则 只要可能,要求应由性能特性来表达,而不是设计...[继续阅读]

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与应用

九、附录

    附录包括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附录的编写参见本章第三节附录部分。...[继续阅读]

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与应用

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可选要素。标准编写过程中,可能引用了许多其他的文件,规范性引用的,都已经列入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其他标准中资料性引用的一些文件,当需要将它们明确列出时,则应列入“参考文献”,此外,标准编制过程中参...[继续阅读]

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与应用

十一、索引

    索引是可选要素。如果需要设置索引,则应用“索引”为标题,将其设为标准最后一个要素。索引一般以标准中的“关键词”作为索引对象,以关键词的汉语拼音顺序作为索引顺序,并引出对应的章条、附录编号和(或)表的编号。如果需...[继续阅读]

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与应用

一、背景

    临床指南是促进卫生服务公平性,节省政府卫生支出的重要载体,科学制定的临床指南对于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科学配置医药资源和保障患者的权益等起着重要作用。为规范中医临床诊疗行为,保...[继续阅读]

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与应用

二、标准的结构

    标准正文共设6 章和1 个附录,主要介绍了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的程序及方法,规定了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结构及编写要求。第1章明确了本规则的内容、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第2章列出了本标准主要引用的标准规范文件。第3章规范...[继续阅读]

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与应用

三、要素的撰写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包括封面、目次、前言、引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制定程序及方法、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结构、规范性附录等要素构成,下面逐一进行介绍,从而进一步阐述标准各要素的撰写...[继续阅读]

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与应用

一、中医药标准的分类方法

    (一)按照标准制定机构的级别和标准所覆盖的范围划分我国《标准化法》规定,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中医药标准也分为中医药国家标准、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药地方标准和中医药企业标准。...[继续阅读]

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与应用

二、中医药标准编号

    在标准封面中表示标准层次位置的右下方应标示标准的编号。标准的编号由标准的批准或发布部分分配。标准的编号由标准代号、顺序号和年号三部分构成。中医药国家标准编号与其他国家标准一样,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编号...[继续阅读]

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