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现代中医中药 > 列表
现代中医中药 共有 1010 个词条内容

阴阳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阴阳可以统括八纲中的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属阳,里、寒、虚证属阴。阴阳病变本身的具体证候,主要有阴虚证、阳虚证、亡阴亡阳。一、阴虚证阴虚证是指体内阴液亏少,阴不制阳而产生的虚热证候。其...[继续阅读]

现代中医中药

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是辨证论治中的一个根本原则,治疗时要抓住疾病的本质,针对本质决定治疗措施,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盲目治疗。疾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许许多多的症状,若见一症即治一症,将会治不胜...[继续阅读]

现代中医中药

正治反治

    正治反治,是在“治病求本”的根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有无假象所制定的两种治疗原则。一、正治正治,是一般常规的治疗,适用于症状与病证相一致的疾病。由于其是使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法进行治疗,又称为“逆治”。...[继续阅读]

现代中医中药

标本缓急

    标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具有本末、主次、先后等多种含义。常用以说明疾病的本质和现象,以及病情轻重缓急的情况。从人体与致病因素来说,人体的正气是本,致病的邪气是标;从疾病本身来说,病因是本,症状是标;从疾病的新与旧、...[继续阅读]

现代中医中药

扶正祛邪

    疾病的过程,就是正气与邪气的互相斗争与消长的过程。正能胜邪,则病可向愈;邪反胜正,则病情恶化;正邪交争,相持不下,则病情迁延难愈。一、扶正扶正,是使用扶助正气的方药,以达到祛除邪气、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适用于正...[继续阅读]

现代中医中药

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变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体质差异、长幼妇孺、精神因素、饮食劳倦、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等对疾病都可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是中医学整体观念指导临床治疗的体现。因人制宜,要求治疗时不能...[继续阅读]

现代中医中药

汗法

    汗法主要是通过发汗、宣肺等使外邪仍从肌表而出的治法。汗法不是以使人汗出为目的,主要是汗出标志着腠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从而能祛邪外出。所以汗法除了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的表证外,凡是腠理闭塞,营卫不通而寒热...[继续阅读]

现代中医中药

吐法

    吐法是通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治法。凡是痰涎壅塞在咽喉,或顽痰蓄积在胸膈,或宿食停滞在胃脘,或误食毒物尚留在胃中未下等证,都可及时用吐法使之涌吐而出。由于吐法能引邪...[继续阅读]

现代中医中药

下法

    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泻出肠中积滞,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种治法。凡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邪正俱实之证,均可使用。...[继续阅读]

现代中医中药

和法

    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祛除病邪的一种治法。它不同于汗、吐、下三法的专事攻邪,又不同于补法的专事扶正。《伤寒明理论》说“邪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内不外,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继续阅读]

现代中医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