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浙南本草 > 列表
浙南本草 共有 411 个词条内容

银耳

    【别名】白木耳。【形态特征】子实体纯白色,胶质,半透明,宽5~10cm,由多数宽而薄的瓣片组成,新鲜时软,干后收缩。担子近球形,纵分隔。孢子无色,光滑,近球形。【生境分布】生于栎属及其他阔叶树的腐木上,泰顺、文成等县在栽培...[继续阅读]

浙南本草

木耳

    【别名】黑木耳。【形态特征】子实体形如人耳,直径约10cm,内面呈暗褐色,平滑;外面淡褐色,密生柔软的短毛。湿润时呈胶质,干燥时带革质。不同大小的子实体簇生一丛,上表面子实体中的担子埋于胶质中,担子分隔,通常由4个细胞组成...[继续阅读]

浙南本草

灵芝

    【别名】紫芝,赤芝。【形态特征】外形呈伞状,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0~18cm,厚1~2cm。皮壳坚硬,黄褐色至红褐色,有光泽,具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边缘薄而平截,常稍内卷。菌肉白色至淡棕色。菌柄圆柱形,侧生,少偏生,长...[继续阅读]

浙南本草

脱皮马勃

    【别名】灰包。【形态特征】腐寄生真菌,子实体近球形或长圆形,直径15~30cm,幼时白色,成熟时渐变深,外包被薄,成熟时成块状剥落;内包被纸状,浅烟色,成熟时完全破碎消失。内部孢体成紧密团块,灰褐色,渐变浅;孢丝长,有分枝,多数结...[继续阅读]

浙南本草

蛇足石杉

    【别名】蛇足草(泰顺),千层塔(中药名)。【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须状。茎直立或下部平卧,高15~40cm,一至数回二叉分枝。顶端常具芽孢。叶纸质,略成四行疏生,具短柄;叶片披针形,长1~3cm,宽2~4mm,先端锐尖,基部渐狭,楔形,边缘...[继续阅读]

浙南本草

石松

    【别名】猫藤草(平阳),通身草,山猫儿,老虎垫坐(泰顺),地绦(文成),飞蛇草(洞头),伸筋草(中药名),宽筋草。【形态特征】叶细小,针形,长3~4mm,先端有易落的白色芒状长尾,螺旋状密生在分枝上。能育枝于夏季自第2、3年的不育枝上长出...[继续阅读]

浙南本草

卷柏

    【别名】铁拳头,见水还阳,九死还魂(温州、永嘉、乐清、文成、洞头),岩松(泰顺),不死草(平阳),还阳草(畲族)。【形态特征】常绿草本,高5~15cm。主茎粗短,圆柱形,直立,通常单一。小枝扇形分叉,在茎顶辐射开展,常于干时内卷如拳。...[继续阅读]

浙南本草

翠云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主茎伏地蔓生,长30~60cm,有细纵沟,侧枝疏生并多次分叉,分枝处常生不定根。叶二型,在枝两侧及中间各2行;侧叶卵形,长2~2.5mm,宽1~1.2mm,基部偏斜心形,先端尖,边缘全缘,或有小齿;中叶质薄,斜卵状披针形,长...[继续阅读]

浙南本草

深绿卷柏

    【别名】石上柏(中药名)。【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5~35cm。主茎直立或倾斜,具棱,禾秆色,常在分枝处生出支撑根(根托),多回叉状分枝。叶二型,侧叶和中叶各2行;侧叶在小枝上呈覆瓦状排列,向枝的两侧紧靠斜展,卵状长圆形,长3~...[继续阅读]

浙南本草

江南卷柏

    【别名】摩来卷柏,岩柏(中药名),墙柏(温州),红鸡草(平阳),饼草(泰顺)。【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5~20cm。主茎直立,稻秆色或带红色,下部不分枝,贴生稀疏鳞片状叶。上部三至四回羽状分枝,密生鳞片叶。分枝上的不育叶二型,背腹...[继续阅读]

浙南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