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精神残疾评定 > 列表
精神残疾评定 共有 30 个词条内容

3.操作流程

    2 ~ 17 岁的疑似者: 先用WHO 精神残疾相应等级的文字表述进行评残定级,然后根据ICD - 10 诊断标准并结合儿童精神病学临床经验,对精神残疾进行归因诊断。对于包括儿童孤独症在内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疑似者,则依据附录所示相关ICD-...[继续阅读]

精神残疾评定

4.精神残疾调查中的筛查方法

    要进行精神残疾调查,首先进行问题筛查,然后对筛查阳性者进行残疾评定和归因诊断。(1) 筛查工作要求精神残疾筛查是指运用标准化的筛查工具,对筛查对象的状况进行了解。回答问题者可以是被调查者本人或是家庭其他成员或有关...[继续阅读]

精神残疾评定

三、致残原因分析

    精神残疾的病因分析主要是指从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对导致精神残疾的精神障碍做出诊断和分析。精神残疾的病因主要有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三方面,主要参考医师诊断和实际观察得出结论。根据ICD - 10 诊断标准,可以归结出...[继续阅读]

精神残疾评定

(一)康复内容

    精神残疾的康复工作需结合不同精神残疾等级对环境支持的需求开展。医院治疗: 一般病情在急性期时采取医院治疗,属于机构康复。延伸服务(上门服务) : 一般病情在缓解期时采用。延伸服务是指由康复机构派专业人员到实地,为康...[继续阅读]

精神残疾评定

1.评估

    精神障碍应已在精神专科确诊并得到治疗,急性期症状已经被控制,目前处于较稳定状态。一般患者在家属陪同下就诊,患者信息可以由陪同者或本人提供。每次就诊时应按照如下步骤对患者进行评估。(1) 检查危险体征对所有的患者都...[继续阅读]

精神残疾评定

2.分类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精神残疾人病例管理的重点集中在精神症状是否消失、自知力是否完全恢复和工作、社会功能是否恢复三方面,并依据这三方面的情况进行分类,分为三类。(1) 症状明显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失...[继续阅读]

精神残疾评定

3.处理方案

    对精神残疾人的康复处理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对家属的心理支持等,需要注意的是社区医师需要根据上级医院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如果患者提供的方案不够清晰或未进行全面检查,要告诉患者到上级医院进行检查...[继续阅读]

精神残疾评定

4.随访技巧

    根据病情,定期访视病人,并做好随访记录,发现病人有复发的征兆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首次复发要查找原因对症治疗,对于多次复发并有加重趋势的病人建议其转诊;督促病人坚持服药治疗,对于病情不稳定需要转诊的患者,社区大夫...[继续阅读]

精神残疾评定

5.对所有精神残疾人进行康复指导

    ——指导家属如何配合治疗:保障患者的安全;帮助患者服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家庭康复训练。——告诉家属,患者如有下列异常立即复诊:患者嗜睡或昏迷;患者进食困难;患者呼吸困难;患者心慌气短;患者抽搐;患者高热伴肌强直...[继续阅读]

精神残疾评定

1.心理康复原则

    社区心理康复的做法有别于临床心理治疗。后者需要有丰富的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和特殊的技能,如精神分析治疗、认知治疗等,非专业技术人员很难掌握。社区医师对精神病人实施的心理康复措施,应该贯穿于与病人接触的每一环节...[继续阅读]

精神残疾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