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 列表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共有 289 个词条内容

三、健康寿命年

    HeaLY是另一个将死亡和失能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指标。其设计思想与DALY基本一致。以发病为起点,根据疾病的自然史,考虑疾病导致死亡的情况以及不同年龄段死亡造成的影响。HeaLY也充分地考虑到发病期间失能对健康的影响,从而使疾病...[继续阅读]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一、二分类变量的效应指标

    二分类变量的结局指标通常以其中一个作为临床事件,分别计算其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发生率,如生存率、死亡率、复发率、症状改善发生率等。然后,可以通过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和绝对差异来表达结局效应。(一...[继续阅读]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二、定量变量的效应指标

    定量变量效应指标是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及其95%CI。均数差即试验组均数与对照组均数的差值,表明了干预措施导致的结局指标的平均变化大小。可信区间(CI)是测量研究结果准确度(或不确定性)的一个指标,表...[继续阅读]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第一节 概述

    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无论是疾病的治疗、预防还是健康保健都越来越强调“证据”,不再完全依据专家们的意见。提供和收集“证据”,使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学专业人员更重视研究性的结果,也使他们认识到:要使自己的研究结果成为被...[继续阅读]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一、无序分类资料

    无序分类资料也称计数资料,将观测单位按性质或类别分组,然后再计算各观测单位的数目。有二分类的计数资料,如性别(男、女)、疗效(有效、无效)、表3-1中“AS”(有动脉粥样硬化、无动脉粥样硬化);也有多分类计数资料,如血型(A、...[继续阅读]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二、有序分类资料

    有序分类资料也称等级资料,将观测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测单位数。如肿瘤的分级(Ⅰ级、Ⅱ级、Ⅲ级)、疼痛的程度(轻、中、重)等,以及在临床研究中经常看到的“非常好、好、一般、差”这样的数据类型。...[继续阅读]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三、计量资料

    计量资料也称定量资料,对每个观测单位用定量方法测定某项指标的大小,可用度量衡单位表示,如身高(cm)、体重(kg)、血压(mmHg,1mmHg≈0.13kPa)等。计量资料包括连续性数据(Continuous Data),如身高、体重以及不连续性数据(Discrete Data),如妇女...[继续阅读]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一、分析目的

    对于临床医生及临床流行病学医生来说,在进行统计分析前,一定要明确利用统计方法达到研究者的什么目的。一般来说,统计方法可分为描述与推断两类方法。统计描述,即利用统计指标、统计图或统计表,对数据资料所进行的最基本的...[继续阅读]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二、资料类型

    统计分析的目的是面对不确定的数据信息做出科学的推断或结论。因而要对数据资料进行类型划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多数情况下,不同的资料类型,选择的统计方法不一样。如数值变量资料的比较可选用t检验、方差分析检验等统计...[继续阅读]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三、设计方案

    在众多的临床科研设计方法中,每一种设计方案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统计方法。在抉择统计方法时,必须根据不同的临床科研设计方案来选择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如果统计方法的抉择与设计方案不一致,统计分析得到的任何结论都是错...[继续阅读]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