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麻风病防治 > 列表
麻风病防治 共有 363 个词条内容

七、学生体检项目

    2007年,进贤、南丰两个项目县按照要求选定了麻风病高发乡镇的村小学及中心小学进行体检。用省里统一下发的调查表格进行现场体检及问卷调查,进贤县实检2172人、南丰县实检2021人,体检资料录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未发现麻风病...[继续阅读]

麻风病防治

八、总体评价

    通过上述项目的实施,加大了发现病人的力度。2005年以后,各年度新复发病例数与上年度相比,环比有升有降,但总体以降幅为主。各年度主动发现病例,仅2005年达到51.32%,其余年度均在40%以下(详见表3-6)。表3-6 江西省中央转移支付项目...[继续阅读]

麻风病防治

一、氨苯砜结合中草药治疗

    新中国成立前,麻风病的治疗主要以中草药为主,绝大部分因经济困难和缺乏特效药品等原因,以致病人残疾,疫情得不到有效地控制。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砜类药物的引进,麻风病的治疗以氨苯砜为主,辅以氨硫脲、苯丙砜、苍耳草丸、...[继续阅读]

麻风病防治

二、联合化疗

    1987年7月,麻风病联合化疗工作在全省全面铺开,新、复发病人全部采用WHO推荐的联合化疗方案,药品由日本笹川纪念保健协力财团资助至1999年,2000年以后由瑞士诺华(Novartis)公司通过WHO向中国免费发送。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麻风病,效果好...[继续阅读]

麻风病防治

一、院内病例的管理

    建立麻风村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既可以杜绝传染,又便于对病人进行系统的观察治疗,同时还可以组织他们进行力所能及的集体生产活动,生产有序,生活有靠,疗效显著,病人安心。麻风村既是疗养院,又是教育病人的学校,还是一个多种...[继续阅读]

麻风病防治

二、院外病例管理

    1982年,波阳县改革麻风病人管理,提出四项措施,不强制入院,不强行转迁粮油户口关系,入院患者准许回家探亲,新患者开设家庭病床,实行秘密保护性治疗。1983年开始,宜丰县对麻风病人实行“分散治疗、控制传染”,采取按时送药上门、...[继续阅读]

麻风病防治

一、地区分布

    由于受地势、气候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全省54.88%的累计麻风病人发生在占总人口18.74%的赣州市,其构成与人口的构成之比为2.93∶1,居全省首位,其次为吉安市(1.16∶1),九江市最低(0.10∶1)。各设区市累计病人构成与人口构成之间的差异...[继续阅读]

麻风病防治

二、时间分布

    (一)发病情况发病时间由病人回忆提供,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存在不确定性。1949年至2015年,全省登记病例中,发病时间有记载的病例17179例,无记载的127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7/10万。其中,84%的病例为1980年以前发病的,发病率最高的年份为...[继续阅读]

麻风病防治

三、人群分布

    (一)年龄分布1.发病年龄。历年病例中,发病时的平均年龄为34岁,其中,年龄不详者占4.71%,15岁以下、15岁~、20岁~、30岁~、40岁~、50岁~和60岁以上组,病例构成比分别为6.92%、9.76%、24.58%、23.80%、16.51%、9.95%和3.77%,以20~岁年龄组为最...[继续阅读]

麻风病防治

一、流行程度

    1949年以来,江西省麻风病疫情流行程度及特点,可分为流行、基本控制、控制、基本消灭四个阶段。(一)流行阶段(1949年至1972年)。此时段麻风病疫情处于逐年上升趋势,年度发病率大于1.30/10万、发现率大于1.60/10万、患病率大于2.50/万。...[继续阅读]

麻风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