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冠心病学 > 列表
冠心病学 共有 128 个词条内容

第三节 心肌灌注显像

    一、原理心肌细胞对某些放射性阳离子有选择性摄取能力,因而可使心肌显影。心肌每个部位聚集放射性的多少与该部位冠状动脉灌注血流量成正比。因此这种显像称为心肌灌注显像。如局部心肌缺血、细胞坏死或瘢痕形成则表现为...[继续阅读]

冠心病学

第四节 心肌梗死阳性显像

    根据某些放射性药物在正常心肌不聚集,但可与梗死或坏死的心肌结合而使之显影,即阳性显像。目前最常用的放射性药物有:99mTc-焦磷酸盐(99mTc-PYP)和111In-抗肌凝蛋白抗体。一、99mTc-PYP阳性显像(一)原理99mTc-PYP是良好的骨显像剂,在坏死...[继续阅读]

冠心病学

第五节 门电路心血池断层显像

    门电路心血池断层显像除了具有核素心室造影能显示心室大小、运动和测定多个心室功能参数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三维空间和时间上再现心脏和大血管的结构,避免了各房室之间的重叠干扰,真实地反映所有心室和心房的局部室壁运...[继续阅读]

冠心病学

第六节 99mTc-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

    99mTc-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一次可同时获得心肌血流灌注的信息,还可获得整体和局部功能的信息,提高了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对估测病情的发展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图12-3)。同时一次显像,缩短了检查时间,减少了患者的辐射吸收...[继续阅读]

冠心病学

第七节 心脏神经受体显像

    目前心脏神经受体显像尚处于研究阶段,从应用结果及显像原理可以看出,这两种显像方法,对于无创性提示心脏功能状态、病理生理过程,对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均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心脏神经分布丰富,受交感神经(SN)和副交感...[继续阅读]

冠心病学

第八节 SPECT评价心肌活性

    心肌梗死后残余心肌活性的评价,一直是目前国际上前沿性科研课题,术前估价冠状动脉狭窄、心室功能异常患者的心肌是否存活,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帮助选择能得益于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患者。心肌缺血不是一个“全或无...[继续阅读]

冠心病学

第一节 概述

    正电子发射断层(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是一种利用正电子核素的放射性示踪显像技术,是目前所有影像技术中最有前途的显像技术之一。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往往生理生化的改变早于解剖结构的改变,PET的生命力在于它在研究人...[继续阅读]

冠心病学

第二节 PET心肌显像的检查项目与应用

    一、心肌血流灌注显像(一)基本原理PET常用的心肌灌注显像剂82Rb、13N-NH3·H2O、15O-H2O,其在心肌的分布与局部心肌血流量成正比,因此可以估价局部心肌血流量。各种显像剂的特点分别为:①82Rb:由82Sr-82Rb发生器生产。是单价K+的模拟物...[继续阅读]

冠心病学

第三节 PE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一、PET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临床研究表明,PET灌注显像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包括有或无症状的患者,以及“平衡的”三支病变。以冠状动脉造影肉眼分析判断冠状动脉狭窄>50%作为诊断CAD的...[继续阅读]

冠心病学

第四节 PET评价心肌活性

    心肌梗死后残余心肌活性的估价,一直是目前国际上前沿性科研课题。心肌活性的估价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帮助临床医生选择能得益于冠状血管重建的患者。估价心肌活性的手段有多种,如201Tl心肌灌注显像、99Tc-MIBI硝酸酯类...[继续阅读]

冠心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