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血液科疾病 > 列表
血液科疾病 共有 98 个词条内容

第六章贫血概述

    贫血(anemia)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贫血可以原发于造血器官疾病,也可能是某些系统疾病的表现。因此,对贫血的病理生理应有清楚地认识,临床上针对贫血的不同病因进行诊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诊断】(一)诊断标准1.目前国内诊断标...[继续阅读]

血液科疾病

第一节缺铁性贫血

    【诊断标准】国内诊断标准缺铁可分为三个阶段:贮铁缺乏(irondepletion,ID)、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rondeficienterythropoiesis,IDE)及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三者总称为铁缺乏症。1988年洛阳全国小儿血液病学术会议通过了小儿缺铁性贫血...[继续阅读]

血液科疾病

第二节小儿缺铁性贫血

    【诊断标准】中华儿科学会血液学组制定,1988年洛阳全国小儿血液病学会议通过。1.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1)红细胞形态有明显小细胞低色素的表现,MCHC<0.31,MCV<80fl,MCH<26pg。(2)贫血诊断标准:按目前国内诊断标准。2.有明显的缺...[继续阅读]

血液科疾病

第一节叶酸缺乏性巨幼细胞贫血

    【诊断标准】现国内尚无全国性或区域性会议讨论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标准。兹综合国内资料拟定如下。(一)临床表现1.贫血症状。2.常伴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腹泻及腹胀等。舌质红、乳头萎缩、表现光滑。(二)实验室检...[继续阅读]

血液科疾病

第二节维生素B12缺乏性巨幼细胞贫血

    【诊断标准】目前国内尚无全国性或区域性会议讨论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标准。综合国内资料及个人体会拟定如下。(一)临床表现1.贫血症状。2.消化道症状及舌痛、色红、乳头消失、表面光滑。3.可有神经系统症状,如脊髓后侧束变...[继续阅读]

血液科疾病

第三节恶性贫血

    恶性贫血是由于内因子缺乏所致的维生素B12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诊断标准】国内诊断标准综合文献及个人意见,拟定恶性贫血(perniciousanemia)诊断标准如下。(一)临床表现1.贫血症状。2.消化道症状及舌痛、色红、表面光滑。3.神经...[继续阅读]

血液科疾病

第一节慢性病贫血

    目前在世界上,慢性病贫血是继缺铁性贫血而被列为第二位的高发性贫血。“慢性病贫血”这个名词很多人认为是不恰当的,因为有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肺气肿等)不一定有贫血,而另一些慢性系统疾病(如肝病、肾病及内...[继续阅读]

血液科疾病

第二节铁粒幼细胞贫血

    铁粒幼细胞贫血是由于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铁利用障碍性贫血。其特征为在骨髓中出现较多的环状铁粒幼细胞;体内总铁量增加,可见大量铁沉着于单核-巨噬细胞和各器官的实质细胞内;铁动力学显示为红细胞无效生成以及循环红细胞...[继续阅读]

血液科疾病

第一节总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是指周围血中一系、二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伴骨髓中相应细胞系增生低下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多种慢性溶血性贫血伴发的再生...[继续阅读]

血液科疾病

第二节纯红细胞再生障碍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ureredcellaplasia,PRCA)是以骨髓单纯红系造血衰竭为特征的一组疾患。1922年Kaznelsen首次对本病进行了较为详尽描述。【诊断标准】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ureredcellaplasia,PRCA)根据报告及经验拟定如下。(一)临床表现1.有贫血...[继续阅读]

血液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