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呼吸科疾病诊疗 > 列表
呼吸科疾病诊疗 共有 63 个词条内容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继续阅读]

呼吸科疾病诊疗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2010年)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是肠杆菌科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但国内外缺少相关问题处理的指导性意见。《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和《医学参考报·感染病学频道》编辑部组织国内部分专家...[继续阅读]

呼吸科疾病诊疗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2011年)

    1961年首次发现MRSA以来,MRSA分离率逐年增加,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G+细菌,多重耐药现象日益严重,国外部分地区已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或中介的金葡菌。近年来,世界各地相继发现了致病力极强的社区获得性MRSA(Community-acquiredMRSA),我国也...[继续阅读]

呼吸科疾病诊疗

合理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专家共识(2009)

    近年来,呼吸喹诺酮类药物的用量快速上升,缘其效果好、过敏反应少、给药方便,但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也很突出,如用药指征掌握不严格、对品种的选择随意、疗程和用药剂量不适当等。为规范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继续阅读]

呼吸科疾病诊疗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2010年)

    我国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VRE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为进一步规范VRE感染患者的治疗,《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编辑部与《医学参考报感染病学频道》编辑部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制定...[继续阅读]

呼吸科疾病诊疗

肺炎胸腔积液的治疗指南(2000年)

    肺炎旁胸腔积液(ParapneumonicEffusions,PPE)可发生于57%住院的细菌性肺炎患者中。有些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吸收,另有一些需要引流。临床上关于如何选择需要引流的患者,有不同的标准。为规范该疾病的治疗,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meri...[继续阅读]

呼吸科疾病诊疗

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08年)

    液体复苏的根本目标是纠正低血容量,增加有效循环血量,以保证有效的心输出量和器官血流灌注。2003年,参与“拯救脓毒症战役”(Survivingsepsiscompaign,SSC)行动的专家,共同制定了《2004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08年进...[继续阅读]

呼吸科疾病诊疗

儿童与成人急性细菌性鼻窦炎临床实践指南(2012年)

    急性鼻窦炎是鼻道和副鼻窦黏膜4周以下的炎症。可由过敏原、刺激物、病毒、细菌、真菌感染引起。病毒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URI)是急性鼻窦炎最常见的原因。2%~10%的急性鼻窦炎由细菌引起,90%~98%由病毒引起。81%的成人急性鼻窦...[继续阅读]

呼吸科疾病诊疗

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2012年)

    卫生部制定的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门诊对肺结核可疑者或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管理工作。一、肺结核诊断(一)肺结核可疑者的筛查肺结核可疑者指具有结核中毒症状(低热、乏力、盗汗等)或伴呼吸道症状者(咳嗽、咳痰2周以...[继续阅读]

呼吸科疾病诊疗

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2012年)

    一、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耐多药肺结核(ICD-10:A15.0、A15.1)。(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世界卫生组织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2008年紧急修订版)》等。...[继续阅读]

呼吸科疾病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