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 列表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共有 435 个词条内容

三、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的常用手法

    (1)滑动:短轴平面沿目标神经的走行滑动探头,有助于鉴别神经(见图1-7)。滑动倾斜加压旋转图1-7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的常用手法(2)倾斜:目标神经的回声亮度可随着探头倾斜角度的改变而改变,有助于神经的观察(见图1-7)。(3)加压:加压可...[继续阅读]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四、外周神经的超声影像学表现及与其他结构的鉴别

    外周神经在二维超声影像上横轴呈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的低回声区,以及包绕其周围的小强回声带;长轴下呈平行排列但不完全连续的条索状的低回声区,以及分隔其间的强回声带(见图1-8)。外周神经常与血管、韧带和肌腱等难以鉴别...[继续阅读]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五、穿刺针的超声影像特征

    神经阻滞针多为金属材料,当穿刺针进针路径与探头平面平行时,显影最佳,随着穿刺角度的增加,超声波入射到穿刺针的角度也相应增加,相应反射回的能量也会降低,显影效果就会越差2-3。但有研究显示,穿刺角度在10°~70°变化时,对针...[继续阅读]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参考文献

    1. Marhofer P,Willschke H,Kettner S. Current concepts and future trends in ultrasound-guided regional anesthesia[J].CurrOpin Anaesthesiol,2010,23(5):632-636.2. Kessler J,Wegener J T,Hollmann M W,et al. Teaching concepts in ultrasound-guided regional anest...[继续阅读]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一、概述

    1970年Winnie等描述了第一例肌间沟入路臂丛阻滞技术,用于肩部、锁骨远端和肱骨近端的手术,取得了良好的镇痛和麻醉效果,但是前臂尺侧阻滞效果较差1。通过病例积累分析研究发现,盲探肌间沟臂丛阻滞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成功...[继续阅读]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二、肌间沟入路臂丛阻滞的解剖学基础

    臂丛主要由C5~T1脊神经前支组成,部分T2和C4脊神经也参与臂丛的构成,C4脊神经常发出分支加入C5脊神经,T2脊神经发出的分支常加入T1脊神经。C5、C6脊神经在中斜角肌外侧合并为上干;C7脊神经移行为中干,C8脊神经和T1脊神经在前斜角肌...[继续阅读]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三、超声引导肌间沟入路臂丛阻滞技术

    患者多取侧卧位,患侧肢位于上部,贴体自然伸展。也可选取平卧位,头略微偏向健侧。由于进针角度的限制,侧卧位更适用于平面内外侧入路技术,而平卧位更适用于平面内内侧入路和平面外入路技术。穿刺操作前给予适度的镇痛和镇静...[继续阅读]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四、超声引导肌间沟入路臂丛阻滞技术的适应证

    肌间沟臂丛阻滞主要适用于肩部、远端锁骨、肩锁关节和近端肱骨等部位手术的麻醉和镇痛。...[继续阅读]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五、超声引导肌间沟入路臂丛阻滞技术的并发症与禁忌证

    (一)并发症(1)膈神经阻滞:一侧膈神经阻滞后对呼吸影响较轻,可给予吸氧并严密观察,如有严重呼吸困难,可给予呼吸支持。避免使用高浓度和高剂量的局麻药,同时避免使用双侧肌间沟阻滞,以防阻滞双侧膈神经。(2)霍纳综合征:因局麻...[继续阅读]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参考文献

    1. Winnie A P. Interscalene brachial plexus block [J].Anesth Analg,1970,49(3):455-466.2. Chan V W.Applying ultrasound imaging to interscalene brachial plexus block[J].Reg Anesth Pain Med,2003,28(4):340-343.3.王晓霞,黄太满.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进展[J].淮海医药,2015 (6):627-6...[继续阅读]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