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脊柱、骨关节病微创疗法 > 列表
脊柱、骨关节病微创疗法 共有 83 个词条内容

第九节 关节穿刺和注射

    对于任何注射,都要考虑该部位的皮下浸润情况。这会减轻患者的不适,可以多次进针而不增加额外的疼痛感。当应用皮质类固醇时,要注意皮下萎缩的可能,如果药物仍残留皮下,须注意皮肤颜色的改变。对于过度肥胖的患者,要准备脊...[继续阅读]

脊柱、骨关节病微创疗法

第十节 神经阻滞的定位和临床评估 一、神经阻滞的适应范围

    神经阻滞常用于四肢、面部和口腔,以及躯体部位的疼痛治疗。近年来神经刺激器的临床应用使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1.星状神经节阻滞 适用于头痛、雷诺病、创伤或血栓性血管阻塞、闭塞性血管病、幻肢痛、带状...[继续阅读]

脊柱、骨关节病微创疗法

第一节 经皮穿刺椎间盘激光消融减压术(PLDD)

    一、经皮椎间盘减压术的发展史1964年Smith首次报道木瓜酶注射髓核溶解术,1975年Hijikata首次阐述手动髓切除术,1985年Onik报道自动髓核抽吸装置,1987年Choy和Ascher首次用激光汽化髓核组织。20世纪90年代中期,Muto等将臭氧注入椎间盘及椎旁...[继续阅读]

脊柱、骨关节病微创疗法

第二节 椎间盘造影术

    椎间盘造影术(discographv)又称髓核造影术,是将造影剂注射到椎间盘内,观察髓核的形态,反映椎间盘的病理特点。Lindbloon于1948年首先进行了腰椎间盘造影术,报告了15例椎间盘注射的患者,并且对正常和异常的类型进行了描述。Hirech第一...[继续阅读]

脊柱、骨关节病微创疗法

第三节 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的原理及应用

    一、臭氧的历史1839年,德国化学家Schonbein(1799-1868)在巴塞尔发表《电解水过程中阳极的气味》,将这种刺激性的气体命名为臭氧(Ozone)。1857年,VonSiemens发明了第1台臭氧发生器。1988年,意大利医生Verga开始应用臭氧注入腰大肌及椎旁间隙治...[继续阅读]

脊柱、骨关节病微创疗法

第四节 射频消融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

    早期的射频技术是通过阻断和损毁感觉神经支配而使疼痛达到长期或永久缓解。Hunsperger和Wyss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最先进行了关于射频热凝固术的试验研究。20世纪60年代中期,Rosomoff首创了经皮前外侧入路定位射频脊髓损毁术治疗顽固...[继续阅读]

脊柱、骨关节病微创疗法

第五节 骨质疏松症的微创治疗

    一、定义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二、分类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可将其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继续阅读]

脊柱、骨关节病微创疗法

第六节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介入治疗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也是难治症,分儿童型股骨头缺血坏死及成人型股骨头缺血坏死,这里重点介绍成人型股骨头缺血坏死(图6-6-1)。图6-6-1 右侧股骨头坏死一、正常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正常股骨头的血液供...[继续阅读]

脊柱、骨关节病微创疗法

第七节 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发展

    1857年,Virchow描述了椎间盘突出。1911年,Goldthwait指出纤维环损伤可导致髓核突出。1882年,Gowers报道了椎体骨质增生致脊髓压迫。1904年,Lortat-Jacob认为脊柱侧弯是由于脊髓神经根受刺激所致。1901年,Horsley对一位进行性脊髓型脊柱病的患者...[继续阅读]

脊柱、骨关节病微创疗法

第八节 下腰痛射频电小关节去神经术

    腰椎关节突关节(小关节)是下腰痛和下肢牵涉痛的一个潜在原因,这一观点目前已经被认同,并且通过经皮射频小关节去神经术已可进行成功的治疗(图6-8-1)。图6-8-1 腰部小关节神经支配A.小关节的节段神经支配的横断面观;B.小关节的...[继续阅读]

脊柱、骨关节病微创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