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外科住院医师 > 列表
外科住院医师 共有 135 个词条内容

三、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sinusfistulas,CCF)是指颈内动脉的海绵窦段受到损伤后,动脉血液经损伤破口直接流入海绵窦,眼静脉回流障碍,主要表现为搏动性突眼和进行性视力障碍。依病因可分为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和自发性颈内...[继续阅读]

外科住院医师

四、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原发于脑实质内的非创伤性出血,形成大小不等的脑内血肿,并可穿破脑室形成脑室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的一种常见病,是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发生于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的病人...[继续阅读]

外科住院医师

五、烟雾病

    烟雾病(moyamoyadisease)是原发性颈内动脉末端狭窄、闭塞及脑底出现异常血管扩张网所致的脑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因颅底的异常血管网在脑血管造影像上似“烟雾状”(日文moyamoya),故又称moyamoya病。此病多见于日本,首先由日本学者提...[继续阅读]

外科住院医师

六、硬脑膜动静脉畸形

    硬脑膜动静脉畸形(dural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DAVM)是指硬脑膜局部血管数量和结构异常,动脉直接与静脉窦交通,并对正常脑血流产生影响。多发生于横窦、乙状窦区,其次为海绵窦区,可分为横窦、乙状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畸形和海绵窦区硬...[继续阅读]

外科住院医师

七、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noidhemorrhage,SAH)。临床上通常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两大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pontaneous,SAH)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脑表面或脑底部病变血管破裂后,血液...[继续阅读]

外科住院医师

一、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pituitaryadenoma)是一种较常见的良性颅内肿瘤,其人群发病率为(1~7)/10万,仅次于胶质瘤和脑膜瘤,约占全部颅内肿瘤的10%,而尸检中发现率为20%~25%。垂体腺瘤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①垂体激素过量分泌引起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和...[继续阅读]

外科住院医师

二、胶质瘤

    胶质瘤(glioma)或神经上皮组织肿瘤(neuroepithelialtumours)是指神经外胚叶组织发生的肿瘤,包括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胶质细胞)和神经系统实质细胞(神经元细胞)的肿瘤。脑内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肿瘤,占全部脑肿瘤的33.3%~58.6%。胶...[继续阅读]

外科住院医师

三、脑膜瘤

    脑膜瘤(meningoma)占颅内原发性肿瘤的1.4%~19.0%,仅次于脑胶质瘤。它可起源于硬膜成纤维细胞和软脑膜细胞,但主要来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故凡属颅内富含蛛网膜颗粒和蛛网膜绒毛之处,皆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以大脑半球矢状窦旁为最...[继续阅读]

外科住院医师

四、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acousticneuroma)与其他脑神经鞘瘤一样起源于神经鞘膜细胞(雪旺细胞),听神经瘤主要源于第Ⅷ脑神经的前庭神经,故又称前庭神经鞘瘤,占脑神经肿瘤的93.1%,占小脑桥脑角区肿瘤的65.0%~72.2%。发生年龄多在30~60岁,最年幼者为...[继续阅读]

外科住院医师

五、颅咽管瘤

    颅咽管瘤是从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生的良性先天性肿瘤。起源于垂体柄结节部的鳞状表皮细胞巢,也可能来自垂体固有细胞的组织转化。颅咽管瘤曾被称为拉克囊肿病、垂体管肿瘤、上皮囊肿、釉质瘤及垂体柄肿瘤等。总之...[继续阅读]

外科住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