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诊断与治疗 > 列表
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诊断与治疗 共有 309 个词条内容

六、补体

    由于补体系统活化后可裂解多种细胞,其中肥大细胞和血小板等可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增加血管通透性,具有白细胞趋化作用,参与炎症的介质作用,引起机体损伤。研究表明:在POF患者中,补体C3稍高于健康育龄妇女,补体C4明显高于健康育...[继续阅读]

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诊断与治疗

一、免疫细胞产生神经内分泌激素

    免疫细胞可通过产生神经内分泌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促性腺激素、催乳素、生长激素、下丘脑释放激素来影响生殖系统。(一)免疫与ACTH1980年发现感染病毒的淋巴细胞可产生一种与ACTH具有共同抗原特性...[继续阅读]

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诊断与治疗

二、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生殖内分泌系统主要通过激素来调节免疫功能。影响细胞生长和代谢的任何内分泌腺,都可能对免疫细胞增生和蛋白合成具有非特异性的作用。(一)末梢效应激素末梢效应激素直接作用于有关细胞,影响其代谢和功能。相关末梢效应激...[继续阅读]

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诊断与治疗

三、免疫系统对神经-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关系密切复杂,免疫系统可通过活性因子和免疫物质影响神经-生殖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生殖功能。(一)免疫活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多肽。IL-1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环路的作用...[继续阅读]

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诊断与治疗

一、卵子的发生

    (一)卵子发育过程1. 概述卵泡发育主要包括卵巢周期前卵泡形成与发育和卵巢周期中卵泡发育与成熟。胎儿出生时卵巢有15万~50万个卵泡,后经过一系列的生理变化,数目大量减少。到青春期以后卵母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至3 400个左右...[继续阅读]

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诊断与治疗

二、免疫抗原

    凡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从而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之为抗原(Ag)。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称为免疫原性;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发生反应的特性称为反应原性或免疫反应性。1969年...[继续阅读]

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诊断与治疗

三、卵细胞的抗原类型

    有研究将卵子分离为透明带和去除透明带的卵细胞质两部分,分别作为抗原进行实验。用除去透明带的卵细胞质作为抗原所获得的抗体,发现该抗体对卵子受精能力无明显阻碍作用,但对精子受精能力形成阻碍。然而,用卵子的透明带作...[继续阅读]

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诊断与治疗

四、卵子抗原与生殖免疫

    能诱导宿主发生自身免疫应答的物质称为自身抗原。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不会将自身抗原作为外来物,但当机体受到外伤或感染等刺激,就会使隐蔽的自身抗原暴露或改变自身的抗原结构,或者当免疫系统本身发生异常,免疫系统将自身...[继续阅读]

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诊断与治疗

一、自身免疫性卵巢炎概述

    卵巢自身免疫的概念自50多年前卵巢早衰患者体内抗卵巢抗体的发现而提出。自身免疫性卵巢炎(autoimmune oophoritis)是指卵巢组织作为抗原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卵巢早衰、多腺体自身免疫综合征和多囊卵巢密切相关,表现为卵巢萎...[继续阅读]

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诊断与治疗

二、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

    (一)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概述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指月经初潮年龄正常或青春期延迟,第二性征发育正常的女性在40岁前出现闭经,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升高,雌激素水平降低。自身免疫异常占卵巢早衰的20%~35%,是重要...[继续阅读]

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