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儿科主治医师 > 列表
儿科主治医师 共有 716 个词条内容

4.佝偻病维生素D治疗疗效不明显的疾病有哪些?

    (1) 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多为性连锁显性遗传,因肾小管回吸收磷障碍,血磷降低,血钙正常或偏低,常规维生素D剂量无效。低血钙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肾脏缺1-α羟化酶,不能合成1,25(...[继续阅读]

儿科主治医师

一、前沿学术综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是围生期窒息缺氧缺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重症可致死亡,存活者可产生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癫痫、脑瘫、视听障碍及行为障碍等。HIE的病理改变类型主要有脑水肿、选...[继续阅读]

儿科主治医师

1.如何避免过度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统计数据显示,近60%的新生儿期脑损伤可能由代谢障碍、遗传问题、感染等因素引起,而临床医师往往不能确定在窒息发生前大脑是否正常,因此目前认为,临床上要避免使用“出生窒息”或“围生期窒息”的词语,避免不适当地使用窒息...[继续阅读]

儿科主治医师

2.HIE患儿的脑功能监测方法各有何特点?

    缺氧缺血后,由于脑细胞受损,脑功能发生迅速改变,往往先于脑形态结构的变化,故对脑功能状态的检查及监测,较影像检查能更早、更精确地了解脑损害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常用的脑功能监测技术有下列几项:[4,5]   (1) 脑电图(E...[继续阅读]

儿科主治医师

3.提示HIE预后不良的指征有哪些?

    对HIE患儿的远期预后做出及时、客观的评价,是医生、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但是准确地预测长期的预后是困难的,目前临床常用的提示预后不良的指征如下。(1) 临床表现 ① 生后20~30分钟无自主呼吸;② 惊厥(特别是反复发作的...[继续阅读]

儿科主治医师

4.亚低温应用于治疗HIE的现状如何?

    亚低温是指采用人工诱导方法将体温下降2~6℃,以达到治疗目的。亚低温改善脑血流和脑氧合代谢、保护线粒体功能、减轻或抑制细胞凋亡等。目前国内外有三项多中心临床研究初步证实了其保护作用。2005年,《柳叶刀》杂志报道了...[继续阅读]

儿科主治医师

5.高压氧可以应用于治疗HIE吗?

    HIE患儿组织氧供减少,因此理论上在一定压力下给予100%氧吸入可增加血液氧含量,从而增加脑的氧供。但临床研究结果仍有争议,可能与所采用的评估预后的指标及方法有关。国内开展高压氧治疗新生儿HIE已有10年历史,目前有关临床研...[继续阅读]

儿科主治医师

一、前沿学术综述

    新生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CH)是严重的新生儿临床问题,可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由于产科质量的提高,因损伤引起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减少;但由于围生医学进展和现代诊治水平提高,早产儿尤其是极低...[继续阅读]

儿科主治医师

1.早产儿脑室内出血是否应该使用利尿剂和反复腰椎穿刺放脑脊液治疗?

    近期临床对照试验(193例患儿)研究发现,利尿剂治疗可显著增加患儿肾钙质沉积的发生率[RR 5.31,95% CI(1.90, 14.8)],而不能减少死亡及需行脑室分流术的人数。研究还发现,早期重复腰椎穿刺治疗疗效不明确,却易造成感染等并发症,因此...[继续阅读]

儿科主治医师

2.纤溶治疗在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应用结果如何?

    早产儿脑脊液纤溶活性低,脑室内应用纤溶药物可补充内源性纤溶活性,加速脑室内血块的溶解。溶栓疗法可减少残留的血液,减轻容积效应,疏通脑室系统。但随机临床试验发现,无论是治疗组还是对照组均有50%的患儿需行脑室分流术。...[继续阅读]

儿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