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小儿胸部外科学 > 列表
小儿胸部外科学 共有 639 个词条内容

四、乳房发育

    乳房发育始于胚胎6~7周,此时沿胚体两侧的腹外侧面各出现一条表皮增厚区,形成自腋窝到腹股沟两条平行的乳腺嵴。8~9周时,乳腺嵴除胸部保留外,其余部分均逐渐消失,如未能消失,则表现为副乳,可出现在乳腺嵴全长的任何平面。胸...[继续阅读]

小儿胸部外科学

第三节 膈的应用解剖

    “膈”狭义上指一层肌组织与覆盖于其两面筋膜的复合结构,通常情况下用于横膈,为胸腹之间分隔胸腔和腹腔的穹隆结构,由膈肌和其上下面覆盖筋膜(胸内筋膜和腹内筋膜)共同构成。膈向上突出,左右各形成一个穹隆状顶,肝脏将右膈...[继续阅读]

小儿胸部外科学

一、胸膜腔

    1.胸膜 胸膜为菲薄浆膜,分为脏胸膜和壁胸膜。脏胸膜紧贴于肺表面,并伸入叶间裂中;壁胸膜覆盖于胸廓内面,根据衬贴部位不同,壁胸膜又可分为肋胸膜(贴于胸廓内面)、膈胸膜(贴于膈上)、纵隔胸膜(贴于纵隔侧面)和胸膜顶(突向颈根...[继续阅读]

小儿胸部外科学

二、纵隔

    纵隔乃位于左右纵隔胸膜间器官和组织总称,上界为胸廓上口,下界为膈,两侧界为纵隔胸膜,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图2-6)。通常以胸骨角平面将纵隔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下纵隔又以心包前后界分前纵隔、中纵隔、后纵隔。小儿纵...[继续阅读]

小儿胸部外科学

一、气管

    气管由软骨、平滑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于第6颈椎平面(环状软骨下缘)延续于喉,下行入胸腔内,下端在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气管软骨环有16~20个,呈C形,约占气管周径2/3,各环之间以软骨环韧带相连,缺口向后,由平滑肌和...[继续阅读]

小儿胸部外科学

二、支气管

    气管约在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气管分叉部前邻主动脉弓及肺动脉干。左主支气管经主动脉弓后下方,向左下行向左肺门;右主支气管经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后方、奇静脉弓下方,向右下行向右肺门。左右主支气管间的夹角一...[继续阅读]

小儿胸部外科学

三、肺

    1.肺位置、外形和毗邻 双肺居胸腔内纵隔左右侧,各自被一完整胸膜囊所包绕,形如锥状,有肺尖、肺底、纵隔面、肋面以及前、后、下三缘。因膈顶右侧较高,心在纵隔内位置偏左,故而右肺相对宽短,体积较大,左肺相对细长。右肺通...[继续阅读]

小儿胸部外科学

四、气管、支气管和肺生理解剖特点

    1.气管、支气管生理解剖特点 半岁以内婴儿气管呈漏斗形,位置较成人为高。新生儿气管上端约平第3颈椎,其下端分叉处为第3胸椎水平,以后逐渐下降,到12岁时降至第4胸椎水平。右侧支气管较为粗短而垂直,故异物容易落入右侧支气...[继续阅读]

小儿胸部外科学

一、心的位置与形态

    心是一个中空、肌性血泵,形如倒置圆锥体,尖向左前下方,底朝右后上方,位于中纵隔心包内,两侧和前面的大部被肺和胸膜覆盖,约2/3在中线左侧,1/3在中线右侧。婴幼儿心前上部大多被胸腺覆盖,仅心前面小部分与胸骨下半左侧及左第...[继续阅读]

小儿胸部外科学

二、心包

    心包为覆盖整个心和大血管根部纤维浆膜囊,分为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浆膜心包又分为脏层和壁层,脏层贴于心表面,壁层紧贴于纤维心包内面,二者在大血管根部相互移行,形成一密闭的腔隙,称心包腔,内含约10~20ml浆液,可减少搏动时...[继续阅读]

小儿胸部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