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精神科临床实用药物 > 列表
精神科临床实用药物 共有 119 个词条内容

第五节 抗抑郁药中毒与处理

    一、三环类抗抑郁剂中毒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中毒的死亡率高于其他药物。成人摄入10mg/kg就可有中毒症状,致死量为1g,但有的摄入10g仍存活,有的仅服用0.5g就死亡,老年人及心脏病患者药物中毒症状严重、预后凶险。TCAs中毒的病情发...[继续阅读]

精神科临床实用药物

第六节 抗抑郁药的相互作用

    一、三环类和杂环类抗抑郁剂与常用药物的相互作用1.镇静、安眠和苯二氮䓬类药这类药物包括苯巴比妥类、水合氯醛、苯二氮䓬类、酒精等,若与三环类或杂环类抗抑郁剂合用,由于增强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肾上腺素...[继续阅读]

精神科临床实用药物

第一节 概述

    焦虑是多种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焦虑症则是一种以急性焦虑反复发作为特征的神经症,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患者主观上的不安、多虑、烦躁、恐惧或抑郁,与此同时,常伴心悸、多汗、尿频、呼吸窘迫或睡眠障碍等,常见...[继续阅读]

精神科临床实用药物

第二节 抗焦虑药的应用原则

    临床用抗焦虑药治疗焦虑或焦虑症,首选苯二氮䓬类。苯二氮䓬类作用于脑内GABA受体——氯离子复合体,发挥抗焦虑作用,安全范围大,小剂量即具有良好的抗焦虑作用,显著改善紧张、焦虑、激动和失眠等症状。(1)掌握苯二氮...[继续阅读]

精神科临床实用药物

第三节 抗焦虑药常见不良反应与处理

    1.静坐不能长期应用苯二氮䓬类、丁螺环酮等抗焦虑药物,可引起静坐不能,尤其是长期应用苯二氮䓬类药突然撤药而导致撤药性静坐不能。应严格掌握苯二氮䓬类药的适应证、治疗剂量,避免长期服用,禁止长期用药后的突...[继续阅读]

精神科临床实用药物

第四节 抗焦虑药中毒与处理

    一、巴比妥类中毒过去巴比妥类药物用于自杀,发生急性中毒较常见,近30年发生率明显下降而让位于抗精神病药及三环类抗抑郁剂。巴比妥类中毒临床表现严重,死亡率曾高达40%,近年来下降为2%。其他非巴比妥类镇静安眠药中毒的临床...[继续阅读]

精神科临床实用药物

第五节 抗焦虑药的相互作用

    一、苯二氮䓬类药与有关药物的相互作用地西泮同肌肉松弛剂弛肌碘或琥珀胆碱合用,可增强神经肌肉的阻滞,机制不详。三唑仑同红霉素合用,由于三唑仑的代谢受抑制,从而增高三唑仑的血药浓度。苯二氮䓬类药物同治疗消化...[继续阅读]

精神科临床实用药物

第一节 概述

    心境稳定剂既往称为抗躁狂药,是一类主要用于双相心境障碍躁狂状态的药,因对躁狂和抑郁具有双相调节、稳定病情、预防复发的作用,故名心境稳定剂。属于这一大类的药主要有碳酸锂和抗癫药卡马西平、丙戊酸钠以及近年开...[继续阅读]

精神科临床实用药物

第二节 心境稳定剂的应用原则

    心境稳定剂作为治疗双相障碍的主要药物,虽然没有抗精神病药、抗抑郁剂等的研究与发展来得深入与广泛,但是,经过近年来临床不断的实际探索与经验总结,人们对心境稳定剂在临床应用的认识不断提高,也总结出了药物临床应用原则...[继续阅读]

精神科临床实用药物

第三节 双相障碍防治指南

    一、增效剂的应用与药物的联合治疗对于难治性双相障碍患者,特别是难治性双相快速循环发作患者,候选药物为心境稳定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甲状腺激素、5-HT1A受体拮抗剂(如丁螺环酮、心得静)等,可考虑作为增效剂与经典心境稳...[继续阅读]

精神科临床实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