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 列表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共有 119 个词条内容

一、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

    1.化学性质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通常是大分子有机物质。一般来说,蛋白质、糖蛋白和脂蛋白免疫原性强,多糖、多肽免疫原性较弱,无机物没有免疫原性。2.相对分子质量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10000以上,通常相对分子...[继续阅读]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二、宿主因素

    1.遗传因素机体对抗原的应答能力是受遗传因素控制的,如多糖抗原对小鼠具有免疫原性,而对豚鼠则无免疫原性。对人而言,由于个体的遗传基因不同,对同一抗原引起免疫应答的强弱也可有所不同。2.年龄、性别和健康状态动物实验中...[继续阅读]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三、免疫途径和方法

    免疫途径、抗原剂量、免疫间隔的时间、免疫次数以及免疫佐剂的应用及类型都可影响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免疫途径以皮内注射最佳,皮下注射次之,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效果较差,口服易形成局部黏膜免疫,却易诱导全身产生...[继续阅读]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一、异种抗原

    (一)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衣原体及螺旋体等对人体都有很好的免疫原性。每种微生物都具有多种特异性的抗原成分,如细菌表面含有菌体抗原、鞭毛抗原、荚膜多糖抗原等,均能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因此,常通...[继续阅读]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二、同种异型抗原

    同种异型抗原主要包括血型抗原和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一)血型抗原1.ABO血型系统依据红细胞表面所含的A、B抗原不同,ABO血型系统分为A、B、AB、O四种类型,每个人血清中都不含有与其本人血型抗原相对应的天然血型抗体(表1-...[继续阅读]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三、自身抗原

    凡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的自身成分,称为自身抗原,主要包括隐蔽的自身抗原和修饰的自身抗原。1.隐蔽的自身抗原正常情况下,体内某些组织是与免疫系统隔绝的,不能激发免疫应答,如脑组织、眼晶状体蛋白和精子等。一旦外伤、...[继续阅读]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五、肿瘤抗原

    肿瘤抗原可分肿瘤特异性抗原和肿瘤相关性抗原。1.肿瘤特异性抗原是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或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新抗原。2.肿瘤相关性抗原是指非肿瘤细胞所特有的,在正常细胞或其他组织也可存在的抗原,但...[继续阅读]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本章知识框架

    ...[继续阅读]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一、中枢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活性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主要包括骨髓和胸腺。(一)骨髓骨髓是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是人体的重要中枢免疫器官。其功能如下: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图2-2)图2...[继续阅读]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二、外周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增殖的场所,也是接受抗原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主要包括淋巴结、脾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一)淋巴结人全身有500~600个淋巴结,是结构完备的外周免疫器官,广泛存在于...[继续阅读]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