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 > 列表
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 共有 157 个词条内容

四、脾

    脾是人体中最大的淋巴器官,其形态、大小决定于年龄、周围的脏器以及脾内血液的多少而不同。新生儿期脾短而凸,长×宽×厚约为:5cm×3cm×1cm,呈水平位。可分为2面、2缘及2端。2面即膈面和脏面,膈面视肝左叶及胃充盈而改变,随着肝...[继续阅读]

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

五、肾上腺

    肾上腺是由两个截然不同的内分泌腺组成,外层为皮质,来自中胚层的腹膜上皮;中心为髓质,来自外胚层的神经脊,从肾上腺的内侧侵入皮质。新生儿出生时,肾上腺大小与成人相差不大,但与肾相比体积较大,约占自身肾的1/3(成人仅占1...[继续阅读]

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

六、肾、输尿管与膀胱

    人体肾发育经前肾、中肾及后肾三个过程演发为永久肾。出生时,肾短、宽而厚,表面呈分叶状,系若干网状的沟分割肾表面而成。每例约有10~20个大小不等小叶。腹侧多于背面。1~4岁间分叶消失,极少数可延续到成年。新生儿期肾的...[继续阅读]

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

七、卵巢与睾丸

    在胚胎第2个月时,睾丸位于腹腔后上方;胎6个月时下降至腹前壁腹股沟管入口;胎8个月时,位于腹前外侧壁腹股沟出口处;胎8个月末或9个月初,才下降到阴囊。足月新生儿的睾丸大多已降入阴囊,约黄豆大小,呈椭圆形。CT、MRI检查可较好...[继续阅读]

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

一、肝胆层面(图3-1~图3-3)

    1.肝实质CT平扫肝密度高于腹部其他实性脏器,如:胰腺、脾、肾等CT差值约7~8Hu左右。肝内管道结构(血管、胆管)呈低密度,如门静脉、肝静脉等呈条状或椭圆形的低密度影。增强扫描示肝实质呈均匀强化,动脉期及门静脉早期强化可不...[继续阅读]

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

二、胰腺层面(图3-3~图3-4)

    胰腺位于腹膜后,分为头、体、尾三部分。自右下向左上至脾,凸面向前呈带状。胰头位于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和肾动脉的起始段的前面;胰体左前邻胃幽门和肝尾叶;胰尾前面贴胃体背面。CT平扫,胰腺呈软组织密度影,均匀一致,CT值为...[继续阅读]

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

三、脾层面(图3-1~图3-4)

    脾位于左膈下,其内侧与胃、肾及胰腺相邻,大龄儿童可有压迹呈微分叶状,其大小个体差异较大,脾下缘不低于肝右叶最下缘,脾前线不超过腋中线。对于儿童,单纯以超过5肋单元的标准来评价脾的大小不一定适合,应结合脾的宽度和厚度...[继续阅读]

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

四、肾上腺层面(图3-2~图3-3)

    肾上腺位于肾周间隙上端与肾筋膜相连,其周围有脂肪组织,但儿童则较少。两侧肾上腺与肾的位置关系稍有不同。右肾上腺居下腔静脉后方、右肝叶内侧和右膈肌脚外侧;左肾上腺位于左膈肌脚外侧,脾动、静脉及胰尾部的后方,脾的内...[继续阅读]

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

五、肾层面(图3-3~图3-4)

    肾位于腹膜后间隙,周围有大量脂肪组织。横断位肾上、下极显示为椭圆形,肾门呈镰刀形。左肾上极脾侧常可见驼峰样隆起,密度与正常肾实质完全一致。CT平扫示肾实质密度均匀一致,不能分辨肾皮质和髓质,肾盂肾盏近似水密度。增...[继续阅读]

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

六、腹膜与腹膜后间隙层面(图3-3~图3-4)

    腹膜分为壁层和脏层。前者覆盖腹腔与盆腔壁,后者覆盖脏器的表面,两层之间潜在的腔隙即为腹膜腔。正常状态下,儿童腹膜外脂肪较成人薄,CT平扫不能显示腹膜,肥胖儿有时可显示中、下腹侧腹壁腹膜,表现为线样。当腹膜腔内有液体...[继续阅读]

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