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论语》解释学与新仁学 > 列表
《论语》解释学与新仁学 共有 166 个词条内容

(3)仁学的萌发、形成以及发挥作用的诸历史阶段

    我们将此三个阶段大致称之为: a.殷周前的初级文明时代;b.周代封建文化时代; c.秦后儒教大一统的儒学时代。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仁学思想是在中华历史从前文明阶段走向文明阶段的过程中长期逐渐萌发滋长的产物,其思想最终成形...[继续阅读]

《论语》解释学与新仁学

4.仁学精神及其历史延存的儒教环境

    “孟学”作为仁学政治理想 (“民为贵”) 与法家政治现实之间的(通过个体良知与权势集体之间的“对话体文本”加以表达的) 对峙关系,可相当于反映封建主义社会现实的一部 “历史道德经验总结”,也预示着仁学政治理想主义思想...[继续阅读]

《论语》解释学与新仁学

5.《论语》“作者”之身份及其“写作”过程

    本书在把握诸章句意旨时,注意区分 (据合理推测) 原初编者具有的较多“义理一致性”或 “仁学系统性”与其后历代续编者具有的、经过大一统时代儒教观点调整过的 “实用主义 ‘接受学’与 ‘运用学’ 上的一致性”,换言之,即...[继续阅读]

《论语》解释学与新仁学

6.《论语》中常见的重要语词释义综述

    由于中国古代思想、语言、社会文化背景的特殊性以及西化以来西方理论词语的全面引入导致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的现代化,我们很难以有条有理的方式明晰表达此“古今中外观念交汇”的错综复杂效果。为此本书不得不 (不避难...[继续阅读]

《论语》解释学与新仁学

1.仁学伦理学简述

    一般伦理学应该包含两大部分: 个人人生价值观与人际关系正义论。“善”作为伦理性总称应该同时指涉二者,而此二者的性质与根据并不相同: 何谓 (个人) 幸福与何谓 (人间) 正义,为两类不同的设问方向。中华仁学表面上似乎主要相...[继续阅读]

《论语》解释学与新仁学

2.仁学之“学”的双功能:认知与信仰

    从比较人类思想史形态来看,西方传统的纯认知性方向 (科学性方向) 和东方传统的实践性方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就人类伦理思想史而言,以上区分也大致存在。中华文明中的仁学思想的独一无二的现世经验理性主义,使其具有兼...[继续阅读]

《论语》解释学与新仁学

3.仁学实践论的双朝向性:向善与对恶

    广义上我们习惯于把一切所欲者皆称作价值或有价值者,但狭义上我们仅称“价值”为精神性所欲者,以区分于物质性、生物性、生理本能性欲求。其实所说的 “价值”并非是中性的对象、欲求或性质,而是合乎人本主义伦理性 (仁学...[继续阅读]

《论语》解释学与新仁学

4.仁学内实践(三达德关系的结构)与其对象分阶

    按照本书对于“仁”及“仁学”一词的理解,首先,我们区分了其作为“一种伦理学总称”及作为“一种品德学专称”的不同用法; 其次,我们将此品德学 (三达德理论) 视为仁学实践学之基础,按此定义,“仁学”即一种伦理实践学; 再次...[继续阅读]

《论语》解释学与新仁学

1.儒教与仁学的互动关系

    关于儒教与仁学或儒学与仁学的互动关系问题,我们也要从“历史人类学”角度看到其中的积极性一面。儒教历史相当于仁学存在及其绵延的 “社会物质性条件”,在中国历史中这就是“皮”与“毛”之间的一种存在性关系,即使二者...[继续阅读]

《论语》解释学与新仁学

2.儒学与仁学在历史现实中的“生存混同”与在文化学术上的“功能分离”

    由于受到留存典籍的历史次序观念的影响,我们具有的关于各种典籍出现时间的观念与其历史实情可能并不一样。加上大量伪书的出现和其逐渐掺入统一的 “中华书库”之内,更增加了有关典籍出现时间及其出现环境与历史影响方面...[继续阅读]

《论语》解释学与新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