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官学学生类别及待遇

    汉代太学生有正式弟子(有名额限制)和相当于弟子而在学受业者。据《汉书·儒林传序》载,正式弟子由太常选补:“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而地方选拔勤于学业、忠顺恭敬、品德良好者,经审查合格,“得受业如弟...查看详细 >>

标签:中国教育

中央官学学生的结业出路

    西周“国学”学生多为天子、诸侯、大夫的子弟,学业有成,即可通过选拔获得官、爵、禄。《礼记·王制》载:“大司乐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任官...查看详细 >>

标签:中国教育

中央官学教官类别及录用条件

    西周“国学”的教官,都由大乐正总其成以主其事,下面有许多官员分掌其职。据《周礼·春官宗伯》载:“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乐师,掌国学之...查看详细 >>

标签:中国教育

中央官学教官待遇

    中央官学教官自汉代起即为朝廷命官。《太平御览·职官部三四》载:“孝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经博士,秩比六百石。”“石”为以粮食计量为准的官员俸禄,“比六百石”为“相当于六百石”。东汉时置博士祭酒,“秩六百石”(《后汉...查看详细 >>

标签:中国教育

中央官学的管理及奖惩

    西周“国学”对学生的管理有奖励与惩罚并行的记载。《礼记·王制》载:“大司乐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对于...查看详细 >>

标签:中国教育

皇帝视学

    西周天子的视学制度比较严密,在视察之前,必举行隆重的典礼。凡一年之中,天子必亲往学校视察达四次之多。《玉海·学校篇》引《三礼义宗》:“凡一年之中,养国老有四,皆用天子视学之时。即一年之内,视学有四,故养老之法亦有四...查看详细 >>

标签:中国教育

中央官学的经费收支

    隋唐以前设立的学校均无固定的经费,宋代则对国学赐给缗钱以外,又颁置学田以充经费。此项制度始于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此后经仁宗、神宗、高宗各帝,都不断增加。至于各地方州县设立的学校,亦有赐予学田以充经费。元代为了勉...查看详细 >>

标签:中国教育

中央官学的校舍建筑

    儒家经典记载的西周天子之学有规范的校舍建筑。学宫的主建筑称辟雍,亦作璧雍,四面环水,称大池,中间建有明堂。东汉蔡邕《明堂月令论》认为明堂“取其四面周水,圆如璧,则曰辟雍”。《韩诗》说:“辟雍圆如璧,雍之以水,立明堂...查看详细 >>

标签:中国教育

三舍法

    宋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变法,推行新政,于熙宁四年(1071年)实行太学“三舍法”。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初入学的为外舍生,以后递升入内舍、上舍,是为三舍。太学生员升舍均须经过考试。外舍生每月考试一次,年终...查看详细 >>

标签:中国教育

监生历事

    明洪武五年(1372年)创立监生历事制度。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由国子监分派监生至吏部、户部、礼部、大理寺、通政司等部门学习政法,历练事务。国子监生“昼则趋事于各司,夕则归宿于斋舍”,“廪食学校,则俾其习经史。历...查看详细 >>

标签:中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