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识喜嘉理牧师。喜嘉理记:“1883年秋冬之交,余与先生初次谋面,声容笑貌,宛然一十七八岁之学生,时其方自檀香山归。”(喜嘉理:《孙中山先生之半生回观》,尚明轩等编:《孙中山生平事业追忆录》,第521页)喜嘉理出生于瑞士,幼随父...[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结识喜嘉理牧师。喜嘉理记:“1883年秋冬之交,余与先生初次谋面,声容笑貌,宛然一十七八岁之学生,时其方自檀香山归。”(喜嘉理:《孙中山先生之半生回观》,尚明轩等编:《孙中山生平事业追忆录》,第521页)喜嘉理出生于瑞士,幼随父...[继续阅读]
就读于香港拔萃书室。1896年11月致函翟理斯,忆及“先入拔粹〔萃〕书室,数月之后转入香港书院”。(《复翟理斯函》,《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46—48页,集内有原函影印件)香港历史档案馆藏《拔萃男校编年史》载:“孙逸仙是本校188...[继续阅读]
中西扩论会在檀香山成立。会员主要为受过西方教育的华裔知识分子。聚会的原意为习说英语,研究学术,交换知识,亦讨论国事。会员何宽、李昌后都加入兴中会。...[继续阅读]
转学香港中央书院(TheCentralSchool)。是日,以“孙帝象”之名在中央书院注册入学,登记号2746号,所填居住地址为必利者士街(BridgesSt.)2号,该地点系当时的公理会(孙中山住该会二楼的信众宿舍)。父母则在香山。中央书院建于1862年,是香港...[继续阅读]
受洗入基督教[1]。1884年5月5日,喜嘉理致函波士顿总部,称他在香港新建立的传道所当前有两位教友,第二位是在早先一个主日(lastSabbath)由他亲自施洗,是“一位正在政府中央书院读书的年轻人”。根据香港公理堂受洗人名单,宋毓林是...[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