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十年(1653),第二次反清高潮失利之后,南明势力只剩下盘踞贵州、云南广西等地的永历与东南沿海的郑成功。此时的南明已再无力从根本上阻止满清统一,全国大局已定,清政府得以腾出手来休整经济,使得全面统一制钱形制有了基础...[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顺治十年(1653),第二次反清高潮失利之后,南明势力只剩下盘踞贵州、云南广西等地的永历与东南沿海的郑成功。此时的南明已再无力从根本上阻止满清统一,全国大局已定,清政府得以腾出手来休整经济,使得全面统一制钱形制有了基础...[继续阅读]
顺治一厘式钱的出现标志着顺治钱开始了第三次全面改制,铸币款式大一统的时期到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特征上:首先,从这个时期开始,顺治钱币制式完全统一,废除了单汉字纪局形式钱,各局开始铸造具有唯一地名简称的一厘式制...[继续阅读]
由于顺治八年的增重改制未能根本解决废钱掺和问题,加之私铸钱问题日益趋严峻,顺治十年六月,车克题严行钱法事宜本载:“窃照钱价,每十文作银一分,并禁革私铸插和废钱,及各州县存留钱粮俱收制钱,复增旧停炉事宜,俱经臣部先后...[继续阅读]
这一时期各局利润率,以宝泉局为例:顺治十一年一至五月,铸制钱90,112,000文,值银90,112两,除铜本51,815两、工食18,360两,获息银19,937两,利润率:22.12%;十一年六月至十二月,铸制钱157,696,000文,值银157,696两,除铜本90,480两、工食33,330两,获息银...[继续阅读]
顺治十四年,明南永历政权内部,孙可望发动内战,出兵攻打李定国之后战败降清。清廷得孙可望之助,于十二月起兵三路,进军西南,之后随着吴三桂攻入云南,永历逃亡缅甸,永历南明宣告灭亡。郑成功盘踞东南沿海继续与清对峙,顺治十...[继续阅读]
从顺治十四年到十七年铸造重一钱四分大钱背宝泉、宝源两种。顺治十七到十八年复开各省镇鼓铸:分别为江南钱局铸满汉“宁”字钱、江西钱局铸满汉“江”字钱、武昌钱局铸满汉“昌”字钱、浙江钱局铸满汉“浙”字钱、河南钱...[继续阅读]
这一阶段清政府为了彻底将非法掺和流通的旧钱(明朝钱)、伪钱(南明,起义军铸钱)、私铸钱排挤出流通领域,打赢这场货币战争,采取了一系列的极端措施:(1)不惜成本,在铜材料成本不断升高的情况下反而将钱重提高到了史无前例的一...[继续阅读]
这一时期各局利润率以宝泉局为例:顺治十七年正月至十二月终止,铸过制钱231,314,289文,值银23,134两,除铜本银160,691两,炉匠工料钱48,510两,获息8,982两,利润率仅为3.88%。顺治十七年宝泉局的利润率仅为顺治十一年的18%,不到二成,更是顺治...[继续阅读]
铸钱是富国便民、发展经济的大事,顺治钱的铸行经过了四个时期,五次变革,完成了它承上启下的历史使命。康熙通宝完全沿用了顺治钱形制。顺治时期的货币政策为肃清旧钱、伪钱和私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为恢复国民...[继续阅读]
顺治五式中除了上面我们说到的一厘钱式、满文式、满汉文式之外,还有顺治仿古式钱(包括光背与纪值系列共28个类别,详见图谱)和顺治背单汉字纪局式钱(包括右汉字钱与上汉字钱共31个类别,见表1)。《皇朝通志》载:“(顺治)十四年...[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