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概念
零排放,就其内容而言,一方面是要控制生产过程中不得已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将其减少到零;另一方面是将不得已排放的废弃物充分利用,最终消灭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存在。就其过程来讲,是指将一种产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变为另一种产业的原料或燃料,从而通过循环利用使相关产业形成产业生态系统。从技术角度讲,在产业生产过程中,能量、能源、资源的转化都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资源转化为各种能量、各种能量相互转化、原材料转化为产品,都不可能实现100%的转化。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物质不灭定律,其损失的部分最终以水、气、声、渣、热等形式排入环境。我国环保工作起步较晚,以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真正做到将不得已排放的废弃物减少到零,可谓是难上加难。有些企业通过对不得已排放废弃物的充分利用,实现了所谓的“零排放”,也只是改变了污染物排放的方式、渠道和节点,一些污染物最终要进入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的“零排放”只是一种理论的、理想的状态。
2主要技术
零排放技术是综合应用膜分离,蒸发结晶和干燥等物理、化学、生化过程,将废水当中的固体杂质浓缩至很高浓度,大部分水已循环回用,剩下少量伴随固体废料的水,可以根据每个企业具体情况选择以下出路中一种,而不排出系统(这种“零排放”决策至少应当考虑以下三大方面的因素:环保要求—经济成本(企业竞争力)—生产安全)。
△ . 蒸发/结晶
△ . 蒸发/干燥
△ . 太阳蒸发池自然蒸发
△ . 用于生产副产品,进入固体产品
△ . 喷入焚烧炉作为垃圾处理
△ . 被固体废料(例如飞灰)吸收,作为固体废料处理
3相关案例
污水零排放
从20世纪70年代个别工业部门就开始摸索“零排放”,那时主要指没有废水从工厂排出,所有废水经过二级或三级污水处理,除了回用就只剩下转化为固体的废渣。到1994年比利时的一位企业家Gunter Pauli 创办“零排放研究创新基金会”ZERI(Zero Emissions Research Initiatives),才把“零排放”从个别分散的活动上升到一种理论体系。1998年联合国正式承认了“零排放”概念,并与ZERI基金会合作开始进行试点。1999年总部设立在日本的联合国大学成立了“联合国大学/零排放论坛”, 2007年这一论坛与我国发改委资源节约与环保司合作,在北京举办“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废物零排放”论坛。
鉴于当前我国社会上谈论的“零排放”主要还是原始意义上的“废水排放为零”,简称ZLD(Zero Liquid Discharge)。
零排放四合院
2011年8月底,北京首座“零排放”四合院在东城区大兴社区居委会建成,作为北京文化的代表,四合院实现“零排放”,不仅是对四合院的保护和发展的有益实践,也将为北京四合院的改造和保护提供一个范例。 四合院“零运动”要在承传统文化、享受健康舒适现代生活方式、低碳节能等方面寻求最佳平衡点。之所以要打造“零排放”四合院,是因为四合院是北京文化的代表。四合院作为老北京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其布局设计历经了几百年的淘炼,在适应北京特有气候条件方面表现出色,但满足现代“宜居”的要求可能尚有差距。如果在保留和传承的基础上,并仍坚持“小投入,大环保”的理念,通过合理应用低碳技术达到降低能量消耗并能实现现代人舒适的生活方式,那么老北京的四合院也完全可以焕发“新绿色”。
内容来自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