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知识 > 智能家居 > 正文

智能家电

智能家电就是将微处理器、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引入家电设备后形成的家电产品,具有自动感知住宅空间状态和家电自身状态、家电服务状态,能够自动控制及接收住宅用户在住宅内或远程的控制指令;同时,智能家电作为智能家居的组成部分,能够与住宅内其它家电和家居、设施互联组成系统,实现智能家居功能。

  智能家电与传统家电的区别

  智能家电与传统家电的不同,在于智能家电实现了拟人智能,产品通过传感器和控制芯片来捕捉和处理信息,除了根据住宅空间环境和用户需求自动设置和控制,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习惯进行个性化设置,另外,当智能家电与互联网连接后,其也就具备了社交网络的属性。

  智能家电,还可理解为物联网家电。

  智能家电的迅猛发展变成了一种必然趋势,其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如下:

  (1)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

  (2)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渐达到支持智能家电产[1] 业大规模发展的水平。[2]

  (3)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为智能家电的发展做了必要的准备。

  (4)用户对高水平的家电的需求。

  发展

  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智能家电”的概念开始兴起。中国家电网发布的《中国高端家电市场报告》显示,已经有40.7%的用户选择了“智能化”这一属性,预计到2015年,这个数据会上涨到60%。

  电信网、互联网、电视网的三网融合,电视、手机、PAD、电脑“四屏合一”,使得空间压缩、时间延伸,智能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三网融合及物联网技术应用后,冰箱、电灯、空调、电视、DVD、音响、微波炉、洗衣机等所有电器都将进入智能时代。通过手机或其他集成设备即可方便地控制所有家电,从而为家电产品互联互通和产品升级带来发展空间。众多家电厂商纷纷发布智能家电产品,更是加速了中国智能家电产品的市场步伐,这将带来又一次行业的洗牌。

  对于未来智能家电的产品演变,《2013-2017年中国智能家电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3] 数据分析,物联网在家电行业的应用有着较好的用户基础,用户认识度比较高,智能家电产品将得到厂商的大力研发。相信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家电和智能住宅的内涵将不断发生变化,智能家电的市场前景将广泛看好。赵文重预测,未来家电发展将以智能化为趋势,实现“人机对话、智能控制、自动运行”,对现有家庭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冲击,也将会全面改写家电市场现状和行业格局。信息设备的互联互通是未来家电智能化的必然趋势。

  功能与特点

  同传统的家用电器产品相比,智能家电具有如下特点:

  1 网络化功能。各种智能家电可以通过家庭局域网连接到一起,[4] 还可以通过家庭网关接口同制造商的服务站点相连,最终可以同互联网相连,实现信息的共享。

  2 智能化。智能家电可以根据周围环境的不同自动做出响应,不需要人为干预。例如智能空调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及用户所在地域,自动调整其工作状态以达到最佳效果。

  3 开放性、兼容性。由于用户家庭的智能家电可能来自不同的厂商,智能家电平台必须具有开发性和兼容性。

  4 节能化。智能家电可以根据周围环境自动调整工作时间、工作状态,从而实现节能。

  5 易用性。由于复杂的控制操作流程已由内嵌在智能家电中的控制器解决,因此用户只需了解非常简单的操作。智能家电并不是单指某一个家电,而应是一个技术系统,随着人类应用需求和家电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其内容将会更加丰富,根据实际应用环境的不同智能家电的功能也会有所差异,但一般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1)通信功能。包括电话、网络、远程控制/报警等。

  (2)消费电子产品的智能控制。例如可以自动控制加热时间、加热温度的微波炉,可以自动调节温度、湿度的智能空调,可以根据指令自动搜索电视节目并摄录的电视机/录像机等等。

  (3)交互式智能控制。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实现智能家电的声控功能;通过各种主动式传感器(如温度、声音、动作等)实现智能家电的主动性动作响应。用户还可以自己定义不同场景不同智能家电的不同响应。

  (4)安防控制功能。包括门禁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煤气泄漏、漏电、漏水等。

  (5)健康与医疗功能。包括健康设备监控、远程诊疗、老人/病人异常监护等。

  智能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家电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可能。智能家电具有自动监测自身故障、自动测量、自动控制、自动调节与远程控制中心通信功能的家电设备。

  传统家用电器有空调、电冰箱、吸尘器、电饭煲、洗衣机等,新型家用电器有电磁炉、消毒碗柜、蒸炖煲等。无论新型家用电器还是传统家用电器,其整体技术都在不断提高。家用电器的进步,关键在于采用了先进控制技术,从而使家用电器从一种机械式的用具变成一种具有智能的设备,智能家用电器体现了家用电器最新技术面貌。

  智能家电产品分为两类:一是采用电子、机械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二是模拟家庭中熟练操作者的经验进行模糊推理和模糊控制。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各种智能家电产品不断出现,例如把电脑和数控技术相结合,开发出的数控冰箱、具有模糊逻辑思维功能的电饭煲、变频式空调、全自动洗衣机等。

  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程度不同,同一类产品的智能程度也有很大差别,一般可分成单项智能和多项智能。单项智能家电只有一种模拟人类智能的功能。例如模糊电饭煲中,检测饭量并进行对应控制是一种模拟人的智能的过程。在电饭煲中,检测饭量不可能用重量传感器,这是环境过热所不允许的。采用饭量多则吸热时间长这种人的思维过程就可以实现饭量的检测,并且根据饭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控制过程。这种电饭煲是一种具有单项智能的电饭煲,它采用模糊推理进行饭量的检测,同时用模糊控制推理进行整个过程的控制。多项智能家电在多项智能的家用电器中,有多种模拟人类智能的功能。例如多功能模糊电饭煲就有多种模拟人类智能的功能。

  普通智能家用电器所采用廉价“模糊控制”智能控制技术。少数高档家电用到”神经网络“技术(也叫神经网络模糊控制技术),模糊控制技术目前是智能家用电器使用最广泛的智能控制技术。原因在于这种技术和人的思维有一致性,理解较为方便且不需要高深的数学知识表达,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构造。

  不过模糊逻辑及其控制技术也存在一个不足的地方,即没有学习能力,从而使模糊控制家电产品难以积累经验。而知识的获取和经验的积累并由此所产生新的思维是人类智能的最明显体现。家用电器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外部环境差异、内部零件损耗及用户使用习惯的问题,这就需要家用电器能对这些状态进行学习。例如一台洗衣机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外界环境是不一样的,由于水温及环境温度不同,洗涤时的程序也有区别,洗衣机应能自动学习不同环境中的洗涤程序;另外,在洗衣机早期应用中,洗衣机的零件处于紧耦合状态,过了磨合期,洗衣机的零件处于顺耦合状态,长期应用之后,洗衣机的零件处于松耦合状态。对于不同时期,洗衣机应该对自身状态进行恰当的调整,同时还应产生与之相应的优化控制过程;此外,洗衣机在很多次数的洗涤中,应自动学习特定衣质、衣量条件下的最优洗涤程序,当用户放入不同量、不同质的衣服时,洗衣机应自动进入学习后的最优洗涤程序——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控制。

  现状

  中国家电协会理事长姜风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资本市场是一个催化剂。资本市场对智能家电高度关注。往往有了智能概念,股价就升。虽然智能家电来势汹汹,但价格偏贵、缺乏杀手级应用、互联互通困难,成为智能家电“落地”的拦路虎。

  先有格力和小米掌门人的“10亿豪赌”,后有长虹控股美菱电器抛出的“豪言壮语”,称传统功能型冰箱将在未来10年彻底消失,白电的“智能机时代”将终结“功能机时代”。互联网企业和传统家电企业,正相互逐鹿智能家电市场,抢占行业的“制高点”。

  用户交互、粉丝经济、大数据分析等互联网思维,正席卷家电业。有行业分析师预测,到2020年智能家电的生态产值,将从之前的50亿元飙升至1万亿元,智能终端将增至8000亿元的市场规模,更有望实现“10年20倍”的几何式增长。智能家电要“落地”,实现大规模应用,一看价格是否为普罗大众接受;二看用户体验是否足够好,让消费者愿意为智能功能买单。但是,传统企业背负着庞大的历史包袱,在商业模式上很难做出大的改变。

  智能家电在商业模式上,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因为用户数据是值钱的,即使家电企业硬件产品微利,甚至不赚钱,也可以通过数据运营创造新价值。比如,把顾客冰箱缺什么菜、多长时间买一次的信息,分享给超市。但在智能家电仍处于“信息孤岛”的情况下,可谓“智能易得、数据难求”,通向未来的路还很长。

  尤其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白电在联网、智能化进程方面显得“老态龙钟”。

  相比于已经能够跟手机等智能设备联网的黑色家电—彩电而言,空调、冰箱、洗衣机整体上的智能程度还比较低。如果消费者整套换新升级,成本自然不菲,更远非换一部智能手机那么简单。不可否认的是,多数在用家电都还称得上半新品、远未到寿终正寝之时,到底有多少消费者愿意忍痛“换新”、为其“埋单”呢?

  前景

  自去年以来,智能家居的说法此起彼伏、产品风起云涌,无论是传统家电企业,还是IT企业,都把抢占客厅作为营销的主战场。但是从实际产品来看,却基本都在探索阶段,而缺乏颠覆性的创新产品。很多智能家电推出产品的出发点都是基于竞争层面,而不是消费者层面。因此,在设计上并不能够做到整体智能。

  从智慧家庭的消费需求看,不管是哪个品牌和怎样的产品,家电设备之间必须是互联互控互通的,这样才能组成真正的智慧家庭。但眼前的状况是,每个品牌基于自身能力的智能方案实为画地为牢,只关注自己能做什么,而无法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如果消费者想要实现智慧家庭梦想,就只能选择某品牌的整套方案。于是,要么是购买成本太高、要么是厂家也无实力提供全套智慧家庭产品。于是,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不同品牌的家电产品,但它们却无法互联互通互控。最终,每个家庭都被不同品牌割裂成多个“孤岛”,这样也就失去了智能的效应。

  现实中各品牌生产商都无法做到兼容所有竞争者,而家联国际的嵌入式芯片不需要更改产品原品牌与功能,就能实现数据兼容。无论三星还是苹果,都可通过第三方平台做到客户的无差别化。在这样的理念下,并不是竞争性的思维,更不是有你无我的短视,而是融合,通过融合完成一体化的平台。

  在市场需求推动下,iComhome家联网平台只是一个开始,但趋势已经很明显,作为家电、家居企业如果不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就无法做到有“智慧”,也就更无法实现智慧家庭。

  因此,在消费需求主导市场背景下,不进入大数据平台的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终将走向消亡。

  展望

  展望未来,今天智能手机步入大众生活, 成为最终的控制终端,为智慧家电的普及做足前提。

  智慧家电将会成为智能家居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完美融合后,即将具备更有效率的能源应用、互联的家电网络、云端安全。

  步入智能芯片的家电,受用户智能手机控制,完成用户给定指令。

  普及阻力

  现代的智慧家居电器在国外以中等收入家庭较为普遍,国外中等收入家庭拥有一定收入的经济实力,家电智能化普及的阻力较小。

  对于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对生活品质的需求,国内的智能化应用才会有存在的空间。

  前进的脚步

  随着我国科技应用的大众化,在未来十年内,将会迎来城市生活家电的智能化,届时,智能家电的规模化普及将逐步拓展。


内容来自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