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知识 > 显示 > 正文

蓝光

目录
  • 蓝光
蓝光(Blu-ray)或称蓝光盘(Blu-ray Disc,缩写为BD)利用波长较短(405nm)的蓝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

简介

        蓝光(Blu-ray)或称蓝光盘(Blu-ray Disc,缩写为BD)利用波长较短(405nm)的蓝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并因此而得名。而传统DVD需要光头发出红色激光(波长为650nm)来读取或写入数据,通常来说波长越短的激光,能够在单位面积上记录或读取更多的信息。因此,蓝光极大地提高了光盘的存储容量,对于光存储产品来说,蓝光提供了一个跳跃式发展的机会。

蓝光技术

        目前为止,蓝光是最先进的大容量光碟格式,BD激光技术的巨大进步,使你能够在一张单碟上存储25GB的文档文件。这是现有(单碟)DVDs 的5倍。在速度上,蓝光允许1到2倍或者说每秒 4.5~9MB 的记录速度。

  蓝光光碟拥有一个异常坚固的层面,可以保护光碟里面重要的记录层。飞利浦的蓝光光盘采用高级真空连结技术,形成了厚度统一的100μm(1μm=1/1000mm)的安全层。飞利浦蓝光光碟可以经受住频繁的使用、指纹、抓痕和污垢,以此保证蓝光产品的存储质量数据安全。

  在技术上,蓝光刻录机系统可以兼容此前出现的各种光盘产品。蓝光产品的巨大容量为高清电影、游戏和大容量数据存储带来了可能和方便。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清娱乐的发展。目前,蓝光技术也得到了世界上170多家大的游戏公司、电影公司、消费电子和家用电脑制造商的支持。八家主要电影公司中的七家:迪斯尼、福克斯、派拉蒙、华纳、索尼、米高梅、 狮门的支持。

  当前流行的DVD技术采用波长为650nm 的红色激光和数字光圈为0.6的聚焦镜头,盘片厚度为 0.6mm。而蓝光技术采用波长为405nm 的蓝紫色激光,通过广角镜头上比率为0.85的数字光圈,成功地将聚焦的光点尺寸缩得极小程度。此外,蓝光的盘片结构中采用了0.1mm 厚的光学透明保护层,以减少盘片在转动过程中由于倾斜而造成的读写失常,这使得盘片数据的读取更加容易,并为极大地提高存储密度提供了可能。

  蓝光盘片的轨道间距减小至0.32μm,仅仅是当前红光DVD盘片的一半,而其记录单元——凹槽(或化学物质相变单元)的最小直径是0.14μm,也远比红光DVD盘片的0.4μm 凹槽小得多。蓝光单面单层盘片的存储容量被定义为23.3GB、25GB和27GB,其中最高容量(27GB)是当前红光DVD单面单层盘片容量(4.7GB)的近6倍,这足以存储超过2小时播放时间的高清晰度数字视频内容,或超过13小时播放时间的标准电视节目(VHS制式图像质量,3.8MB/s)。这仅仅是单面单层实现的容量,就像传统的红光DVD盘片一样,蓝光同样还可以做成单面双层、双面双层。例如 Matsushita(松下)和 Hitachi(日立)已经展示了容量约为50GB的双层蓝光盘片,并力争在2002年年底将这一规格补写进蓝光的技术标准当中。

  被提议的蓝光格式具有36MB/s的数据传输速率,并且采用MPEG-2作为流媒体的压缩方式,以与全球的数字广播标准保持兼容。然而,蓝光格式本身与现存的红光DVD格式并不兼容,因此一些发起者还在积极倡议蓝光系统应该在某些方面与传统的 DVD保持兼容,以更加顺利地得以普及;这一倡议能否实现,有望在2003年见分晓。

  蓝光的发起,除了被希望用以结束可擦写DVD标准之争的局面之外,其更强大的市场推动力很可能是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TV)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陆续启动(例如美国将在2003年先开通HDTV的陆基有线网,中国也确立了几年内HDTV逐渐全面取代传统电视网的计划)。实际上,用蓝色激光波段取代红色激光的存储技术,并非由DVD论坛的主要成员所研发,而是由日本的Nichia(日亚)和 Toyoda Gosai这两家公司获得专利。据IDG的相关报道,这两家公司为了争夺蓝光存储技术上的专利问题,持续了长达6年之久的争议和诉讼,延缓了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过,2002年8月中旬,这一争执最终达成和解,两家厂商采取和谈与合作的方式开始向其他厂商提供技术授权,从而扫清了蓝光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使早已蓄谋研发蓝光存储系统的各厂商笑颜绽开。


内容来自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