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址珞珈山1928年8月,在国立武汉大学筹委会会议上,李四光提出目前东厂口的校园狭窄,不利于学校的发展。要办好武汉大学,必须在城外另寻校址。此议立即获得其他委员的赞同。叶雅各早年曾在武昌东湖一带考察农林,觉得卓刀...[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一)选址珞珈山1928年8月,在国立武汉大学筹委会会议上,李四光提出目前东厂口的校园狭窄,不利于学校的发展。要办好武汉大学,必须在城外另寻校址。此议立即获得其他委员的赞同。叶雅各早年曾在武昌东湖一带考察农林,觉得卓刀...[继续阅读]
(一)校务会议及行政机构1929年11月9日,《国立武汉大学组织规程》由教育部核准。该规程规定:学校设校长1人,总辖全校校务,校长由国民政府任命。学校设校务会议,由校长、各学院院长、各学系系主任和教授代表若干人组成。校务会...[继续阅读]
(一)师资队伍1929年,全校教师仅有80人,1932年增加到100人,1937年发展到154人。教师的学历结构也发生较大的变化。1933年,全校教授71人,其中获得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共计41人,占教授总数的58%。校长、教务长、院长...[继续阅读]
王世杰(1891—1981年),字雪艇,湖北崇阳人。1911年考入北洋大学采矿学系,未毕业即参加辛亥革命,任鄂军政府一等秘书、督府代表,曾参加守城战斗。“二次革命”失败后,赴英法留学,1920年获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同年底回国,任北京大...[继续阅读]
(一)抗日救亡活动正当学校蓬勃发展之际,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武大校务委员会立即致电中央政府和国际联盟,呼吁各国一致对日实行经济绝交,共同制裁日本;同时致电北京、中央、同济三大学,倡议联合各大学组建国际宣传的机...[继续阅读]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武大经教育部批准,于1938年2月将一至三年级师生西迁四川乐山,留下四年级师生在珞珈山完成最后的教学任务。此时的珞珈山风云际会、龙腾虎跃,李四光等辛苦创建的珞珈山校园,为培养抗战救国人才,继续发挥着...[继续阅读]
(一)西迁乐山经过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由于中日国力悬殊,加上国民党政府消极、片面的抵抗政策,继华北沦陷后,1937年12月17日南京陷落。此后,日军由南京、芜湖、镇江分三路北上,于华北南下,构成进攻武汉的包围圈。1938年初...[继续阅读]
(一)校舍建设武大西迁乐山后,来不及自建校舍,所有办学用房全靠租赁旧余房屋。因此,修缮旧房成为校舍建筑的主要任务。1938—1945年,学校修缮费达2456923元。但是租金不堪重负,尤其是1939年8月19日,乐山遭日军轰炸以后,物价陡涨,房租...[继续阅读]
(一)师资队伍武大西迁乐山前,师资雄厚,人才济济。西迁乐山时,仍有教授104人、讲师13人、助教4人随校入川。初到乐山后,由于汃病的侵袭,到1939年教授减少到91人。此后,陆续增聘,到1946年复员前夕,教授又增加到113人。例如叶圣陶、朱...[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