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新闻 > 正文

他在40米高空“穿针引线”
2020-11-17

  竺士杰在桥吊作业现场 王川摄

  周二有约

  在40多米高、8平方米大的桥吊司机室里,全国劳动模范、宁波舟山港桥吊司机竺士杰低着头,熟练地操作着控制台上的手柄和按钮,着箱、闭锁、拉升、落箱、开锁……仅仅1分钟,1个集装箱的装卸便在他流畅的操作中顺利完成。

  “桥吊作业好比是在高空‘穿针引线’。”竺士杰生动的比喻或许还不足以显示这份工作的难度——在40多米的高空,面对复杂多变的天气和规格不一的船型,必须快速而准确地完成集装箱装卸。

  从一名技校生到全国劳动模范,从独创高效率桥吊操作法到带动团队一同创新……工作二十余年来,竺士杰用持之以恒的坚守和精益求精的追求,诠释了平凡岗位上的工匠精神。

  练推挡把手磨出血泡

  1998年,从技校毕业的竺士杰进入港口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已经成为龙门吊司机中的佼佼者。当得知公司选拔年轻桥吊司机的消息后,他不顾从零开始、收入减少等困难挑战,第一时间报了名。

  回忆起第一次上桥吊的场景,竺士杰仍记忆犹新:“尽管我全神贯注,累得浑身冒汗,但10多分钟的努力仍然没有吊起那个箱子。”

  自那以后,竺士杰给自己立下目标:“老师傅操作这么流畅,自己没有理由学不会!”在向前辈学习过程中,他不仅记下好的操作要诀,还总结不同操作方法的缺点。

  “我自己也记不清做了多少试验,一直在寻找解决行走不同距离,起吊不同重量、不同种类的箱型,不同船型结构、不同设备性能及大风等特殊天气下的作业办法。”竺士杰说,他在每个环节掐秒表,将操作细化到每个微小动作,为了练习精准推挡,卡在手柄上的虎口都磨出了血泡。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12月,竺士杰将自己摸索的心得总结归纳为一份8000字左右的手稿,以他名字命名的“竺士杰桥吊操作法”应运而生。

  希望能带出更多劳模

  操作法在被推广的同时,公司作业量也快速增长。每当有了新船型、新设备,或在日常工作中有了新感悟、新体会,竺士杰都及时记录,操作法也不断得以完善。

  2013年,“竺士杰桥吊操作法2.0版”出版,原版8000余字的操作法“扩容”到2万余字;为了进行更生动直观的展示,2014年,“竺士杰桥吊操作法”动画版推出;2019年,他继续对操作法中提高标准化培训能力、安全作业、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了“竺士杰桥吊操作法3.0版”,在超大型船舶作业、困难船舶作业等方面有了更精进的研究和更显著的成效,书籍已在今年4月出版发行。

  “我始终认为,团队共同进步比个人成长更重要,成立于2015年的‘竺士杰创新工作室’现在已经成为集合大家创新‘金点子’的平台。”竺士杰说,自主研发的检测软件显示,通过团队共同的技术攻关,桥吊司机一次着箱命中率已经从2016年的72.6%提高到2019年的79.68%,更高的操作效率也意味着每装卸1000万标准箱就可节约能耗成本约21.6万元。

  繁忙的码头上,桥吊高耸林立,集卡往来不息。看着码头泊位上停靠的来自各地的巨轮,竺士杰说,港口是经济的晴雨表,随着制造业恢复活力,码头也开始生机勃勃。

  作为全球唯一年货物吞吐量超11亿吨、年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三的超级大港,宁波舟山港今年已累计接卸超2万标准箱集装箱船69艘次,同比增长26.1%,凸显了宁波舟山港全球集装箱重要枢纽港的地位。

  “作为一名普通岗位上的产业工人,我见证了港口和国家的发展,也感到由衷的自豪。”竺士杰说,“我将以‘发挥好劳模作用,带出更多的劳模’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继续为建设世界一流强港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新华社)


更多科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