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同父异母兄弟,李道河遗腹子,在大家庭中排行十七。原名李尧集,笔名纪申。6岁时即与赴沪求学的巴金分开,17岁时因家庭困难不得不放弃读大学的机会,在蒲江县银行当了3年办事员。后追随巴金,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做过十多年编辑...[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巴金同父异母兄弟,李道河遗腹子,在大家庭中排行十七。原名李尧集,笔名纪申。6岁时即与赴沪求学的巴金分开,17岁时因家庭困难不得不放弃读大学的机会,在蒲江县银行当了3年办事员。后追随巴金,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做过十多年编辑...[继续阅读]
巴金大哥李尧枚的儿子,原名李国晖。他出生后因为怕养不活,在名义上过继给了“四爸”巴金。1942年巴金第二次回成都时,曾与李致同吃同住,并给他题词“读书的时候用心读书,玩耍的时候放心玩耍,说话要说真话,做人得做好人”。后...[继续阅读]
巴金五叔,系祖父续偶濮氏所生。才气、相貌俱佳,颇得祖父宠爱,后来染上吃喝嫖赌的恶习,用李的名义在外面借钱,又把妻子陪嫁的财产挥霍光。在卖尽了祖传的田产和房产后,被妻儿赶出家门,沦为烟鬼、小偷、乞丐,1941年...[继续阅读]
巴金父亲,号子舟,李之长子,曾以过班知县的资格觐见清光绪帝。1909至1911年任广元县县令,任职期间没有判处过一个人死罪,后辞官回到成都老家,购置田产40亩,并帮助祖父管理大家庭。李道河喜欢戏剧,是成都可园剧场的董...[继续阅读]
巴金三叔,生卒年月不详。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曾任过南充知县。辛亥革命后赋闲,一边给二哥李道溥的律师事务所帮忙,一边在当地一个法政学堂授课。他能吟诗、作文,擅长书法,给自己取过“亡国大夫”的称号,后改为“...[继续阅读]
巴金二叔,生卒年月不详。清末举人,中国第一批留日的法科学生,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回国后曾被授过“四品”的官衔,辛亥革命后在成都开办了一家律师事务所。他虽然受过西式教育,但在家中却严守封建礼教,曾经给女儿缠脚,李...[继续阅读]
巴金同父异母的妹妹,在大家庭中排行十二,被称为十二娘。她7岁时即与赴沪求学的四哥巴金分开。1941年巴金出川后第一次回老家,她已是一名职业女性。1950年,与母亲邓景蘧同赴上海霞飞坊,与巴金一家同住,帮助料理家务,1995年患老年...[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