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半农是个很好相处的人。他性格开朗、大度、幽默,待人热情、真诚、友善。周作人说他“不装假,肯说话,不投机,不怕骂,一方面却是天真烂漫,对什么人都无恶意”②。他人缘极佳是可想而知的。他兴趣广泛,有了心得自然也愿意和...[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刘半农是个很好相处的人。他性格开朗、大度、幽默,待人热情、真诚、友善。周作人说他“不装假,肯说话,不投机,不怕骂,一方面却是天真烂漫,对什么人都无恶意”②。他人缘极佳是可想而知的。他兴趣广泛,有了心得自然也愿意和...[继续阅读]
1922年冬,巴黎大学对刘半农各门功课都做了特种测试,认为他成绩优秀,可以进入博士生学习阶段。法国的博士学位分两种,一种是国家博士学位,出了名的难考;另一种是非国家博士学位,相对容易得多。1924年冬天,经过艰苦的努力,刘半农...[继续阅读]
1925年9月,刘半农回到北京,到1934年7月因公殉职,差不多十年时间。这十年,是他生平最受争议的一段时光。后世对他的批评、否定大都来源于此时。我们先简要归纳一下他这十年的履历。回到北京后,他以法国国家文学博士的身份,复任...[继续阅读]
刘半农在《也算发刊词》一文中有段近似牢骚的话:“生平之所谓绝对不能者,却有三事:即是担粪、着围棋之外,再加上一个谈政。”①他说这话的目的是为了引出他办《世界日报》副刊的宗旨———不离乎左,不离乎右,一句话,远离政...[继续阅读]
刘半农交友从不以对方的政治态度论亲疏,但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与他的关系怎么样都脱不开政治因素。无论在李大钊生前还是身后,刘半农都丝毫不掩饰对他的尊敬与爱戴。刘半农后来与陈独秀的疏远,《新青年》的办刊理...[继续阅读]
刘半农前期,无论是鲁迅笔下的“战士”还是王瑶口中的“叛徒”,从来都只是文化上的,而不是政治上的。其实,被鲁迅们称为“名士”“隐士”的最后十年,刘半农在文化上依然是位战士,没有如后世某些人所说的那样,开拓一条不左不...[继续阅读]
鲁迅鄙薄刘半农“钞古书”“弄烂古文”。前文说过,刘半农在法国顶着学业、生活的巨大压力,还争分夺秒地抄了两种“古书”,一是敦煌文献104种,二是太平天国“有趣文件”16种,两者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刘半农之“抄”,起因是...[继续阅读]
刘半农的学者身份与他的“战士”身份并不矛盾。如果他不首先是位学者,而且是位学养丰厚、成就卓著的学者,他也当不好“战士”。对中国文化、中华民族毫无建树、毫无贡献的人,如何谈捍卫中国文化?如何能有战斗力为民族而战...[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