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 物 > 梅兰芳 > 列表
梅兰芳 共有 64 个词条内容

能文能武

    和杨小楼同搭桐馨社在第一舞台演出期间,梅兰芳主要排了两出新戏,《木兰从军》和《春秋配》。编演《木兰从军》的初衷,据齐如山回忆,是要“与国际接轨”。一次,教育部的朋友谈到:“中国剧情节的范围,多在本国内,有国际的思想...[继续阅读]

梅兰芳

《天女散花》

    不久,梅兰芳、王凤卿、姜妙香、姚玉芙都离开了桐馨社,仍旧搭回俞振庭的双庆社。梅兰芳自述是在七八月间离开桐馨社的,而周明泰《杨小楼评传》说他在演完《春秋配》后即走了。现存的戏单及其他资料等,在梅兰芳5月12、13日演...[继续阅读]

梅兰芳

功夫在诗外

    宋代大诗人陆游曾告诫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说,要想写好诗,不能只是在雕琢字句上下功夫,更需要多方面生活经验和阅历、知识等的积累。戏曲艺术又何尝不是如此?旧时代的演员,由于多和文人士大夫交往,大多工...[继续阅读]

梅兰芳

时装新戏的总结

    因为在排演昆曲和古装歌舞戏方面更有兴趣,自《邓霞姑》和《一缕麻》之后,梅兰芳很少再排演时装新戏,直到1918年,才又排了一出《童女斩蛇》,这也是他排演的最后一出时装新戏。排这出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破除迷信,这一出戏的产...[继续阅读]

梅兰芳

“一棵菜”——和余叔岩的合作

    1918年,梅兰芳离开双庆社改搭朱幼芬组织的“翊群社”(或写作“裕群社”),于6月26日在三庆园唱开锣戏。秋季,王毓楼和姚佩兰酝酿组织“喜群社”,约定要梅兰芳参加。两个社都把“群”字嵌在中间,乃因梅兰芳乳名群子也。从班社的...[继续阅读]

梅兰芳

初出国门

    从1919年1月开始,梅兰芳搭“喜群社”。1919年1月23日,新明大戏院建成开幕,梅兰芳率喜群社成员在此演出。在新明大戏院的演出戏单上,“梅兰芳”三字大大占据中间栏,左、右两栏分别是王凤卿和余叔岩,分别用小字注着“超等青衣花...[继续阅读]

梅兰芳

再赴东瀛

    1923年9月1日,东京因关东大地震引发火灾,东京市内中心部分全部化为灰烬,据说死伤和失踪者达13万余人,帝国剧场也被焚毁。梅兰芳听说后,在北京联合京剧界举行义演,把全部收益1万余元捐献给日本的慈善机构,日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继续阅读]

梅兰芳

访日演出的意义

    总的来说,两次访日,就文化输出而言,梅兰芳以其精湛的表演技艺以及中国戏剧的魅力,感动和征服了日本民众,将中国戏曲成功地介绍到了日本,使得日本民众重新认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日本文学家永井荷风在日记中激动地写道...[继续阅读]

梅兰芳

与实业家张謇的交往

    初次访日归来后,梅兰芳依然是搭喜群社在新明大戏院演出。这一时期,喜群社于各行当无不具备优秀角色,实力强大,更兼陈德霖、龚云甫、朱素云等亦来加入,于是合力排演了八本《雁门关》,剧演杨家将故事,北宋与辽邦兵连祸结,杨家...[继续阅读]

梅兰芳

一时罕见之胜会——与杨小楼合作

    1921年2月,戏曲界有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盛事,那就是杨小楼与梅兰芳之合组崇林社。东风暗换年华,这次合作,双方的地位已大不同于上次。梅兰芳早已有压倒杨小楼之势,且又出国镀了一次“金”,光环闪耀,显然,杨小楼已经不能当仁不...[继续阅读]

梅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