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说,尚长荣学戏的条件是优越的:能拜到好的老师;能随时随地得到父亲的指点;能有机会边学边练——此时,尚剧团正在全国巡演,他跟在父亲身边也就有了不少实践机会。一切看上去都很顺利很圆满,然而,突然他遇到了麻烦,碰到...[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客观地说,尚长荣学戏的条件是优越的:能拜到好的老师;能随时随地得到父亲的指点;能有机会边学边练——此时,尚剧团正在全国巡演,他跟在父亲身边也就有了不少实践机会。一切看上去都很顺利很圆满,然而,突然他遇到了麻烦,碰到...[继续阅读]
尚家跟西安的缘分,最早应当追溯到1949年刚刚建国之时。当时,陕西西安的商人赵清泉到北京邀角儿。他的本意是,如果四大名旦都能去,更好;如果不行,能邀请到他们其中的一位,也算完成任务。后来,他只邀请到了程砚秋。这个时候的...[继续阅读]
尚长荣第一次到过西安之后,一晃过去了六年。1957年7月,还是因为尚小云,尚长荣又有了第二次到西安的机会。可以说,此行对他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他结识了他一生挚爱的姑娘高立骊。巧的是,尚氏父子这次能够到西安,缘于赵清泉...[继续阅读]
两次西安之行,西安这座城和城里的人,都留在了尚小云、尚长荣的脑海中。谁也不会想到,这其实是在为他俩日后迁居西安奠定基础。1958年11月,应全国政协的邀请,尚小云在长安戏院演出《梁红玉》。演出中,他不小心一脚踩在地毯的...[继续阅读]
在戏曲界,甚至在整个文艺界,尚长荣和夫人高立骊感情甚笃,家庭美满幸福,都是出名的。如果说尚长荣真的是一个幸运的人的话,那么,他最大的幸运,是他遇到了高立骊。当然,对于高立骊而言,遇到尚长荣也是她最大的幸运。每当有人...[继续阅读]
北京,对于京剧来说,是发源地,是根系所在地;上海,对于京剧来说,是除北京以外的最大演出市场。这个远东大都市的包容和繁华、商业的高度发达,强烈吸引着京角儿。早年在梨园行当,曾经一度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北京成名,上海赚钱...[继续阅读]
如果把“文革”作为分水岭的话,之前,客观地说,尚长荣一直生活在父亲尚小云的羽翼之下——尽管他早已能独挑大梁主演以花脸为主角的大戏,也能很有主见地参与创作。但是,尚小云德高望重的名旦身份,以及陕西省京剧院院长的职...[继续阅读]
相对从北京迁居西安,尚长荣从西安迁居上海,过程复杂曲折得多。这也难怪,早先,尚长荣只有个不到二十的毛头小伙子,一个学戏时间不长的普通演员,一片衬托父亲尚小云这朵红花的绿叶,他是跟着父亲迁居而迁居的;如今,他是名角儿...[继续阅读]
20世纪60年代的政治气候,变化多端,它对戏曲本身,也有很大影响。尽管始于1948年的戏改,到1962年时,已经改了十多年。但是,毛泽东对文艺界现状(包括戏曲)仍然非常不满。他的不满,其中之一便是,“许多文艺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继续阅读]
在全国第一次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之后,全国各地区也都纷纷举办这样的观摩演出大会。比如,东北地区的演出大会,于1965年5月20日在沈阳开幕,主要剧目有《红石钟声》、《天天向上》、《雪岭苍松》、《插旗》、《一颗珠》等...[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