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经过漫长的演化,在跃居为万物之首成为世界主宰的历程中,已显示出无与伦比的智慧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物质力量。1985年,在日本筑波举行的国际科技博览会上,爆发了一条新闻:一棵西红柿竟然结出13000个果实!这棵伸展面积达14平方...[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人类经过漫长的演化,在跃居为万物之首成为世界主宰的历程中,已显示出无与伦比的智慧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物质力量。1985年,在日本筑波举行的国际科技博览会上,爆发了一条新闻:一棵西红柿竟然结出13000个果实!这棵伸展面积达14平方...[继续阅读]
1937年,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茨(K.Z.Lorenz)发现,动物能力的获得有一个关键期,在这个短暂的时期内,动物对某种特定对象能够形成一种永久的铭记。如刚出壳的小鹅,会把最初看到的活动对象当做母亲紧紧跟随。这一活动对象可以是母鹅...[继续阅读]
远在公元前,古希腊的先哲们就凭着有限的解剖知识和天才的直觉,断言脑的沟回越多就是智力越高的物种。然而,直到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们才对教育训练能够影响脑的生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962年,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以令人信服...[继续阅读]
在我国黄河流域一带,流传着一种独特的育儿习俗:村民们用沙土代尿布,他们把沙土装在布袋里,将新生儿固定在里面。平时孩子就仰卧在沙袋里,夏天除按时喂奶外,既不抱他,也不管他,也不许别人逗他,尽量减少对他的任何刺激和感官...[继续阅读]
优教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课题。早在周武王时代,我国就有胎教学说,然而,直到近年来,人们才对胎教有了科学的理解和认识,有关“胎教儿”聪明过人的报道也不时见诸于各种新闻媒介。1985年2月14日,《人民日报》详细介绍了年仅4岁半...[继续阅读]
生命的起始——卵子受精的瞬间——一个幼小的生命诞生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他的教育巨著《爱弥儿》中写道:“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始的。”现代科学证明:零岁——胎儿期,是教育的最佳起点,是优教的关键一环。...[继续阅读]
优教,就其根本目的来说,是为了促进人的潜能开发和全面和谐发展。儿童青少年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活动,是心智和谐发展、身心和谐发展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学习与...[继续阅读]
我国的古代就有“胎教”的理论。根据汉代贾谊著《新书·胎教》篇记载,距今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周武王的妻子,也就是周成王的母亲,就非常信奉“胎教”,并亲自去实践。当她怀着周成王时,十分注意遵守礼仪,站立的时候注意身体...[继续阅读]
孔子(前551~前479)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教育心理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在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县),名丘,字仲尼。孔子3岁时父亲去世,家境的...[继续阅读]
王充(27~约97)是我国汉代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无神论思想家。字仲任。生于东汉建武三年(公元27年)会稽上虞(现在浙江省的上虞县),卒于和帝永元中期(大约公元97年)。他青年时到京师太学读书,受到著名的儒学大师班彪的指...[继续阅读]